成语

bīng bù xuè rèn
拼音:bīng bù xuè rèn
注音:ㄅ一ㄥ ㄅㄨˋ ㄒㄩㄝˋ ㄖㄣˋ
繁体:兵不血刄
兵不血刃的基本释意
-
武器上没有沾血。指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胜利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兵不血刃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兵:武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- 【出自】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- 【示例】:~,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。
◎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七回 -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
兵不血刃的词语解释
兵不血刃[ bīng bù xuè rèn ]
⒈ 兵:兵器;刃:刀锋。兵器上没有沾血。形容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。
例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英without having to fight; without firing a shot;
兵不血刃的国语辞典
兵不血刃[ bīng bù xuè rèn ]
⒈ 尚未实际交战,即已征服敌人。语出后也用来比喻轻易得胜。也作「兵无血刃」、「军不血刃」。
引《荀子·议兵》:「此四帝两王,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。故近者亲其善,远者慕其德。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」
《晋书·卷六六·陶侃传》:「默在中原,数与石勒等战,贼畏其勇,闻侃讨之,兵不血刃而擒也,益畏侃。」
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下》:「陛下离京才四十二日,兵不血刃,北举燕南之地,此不世之功。」
反血流漂杵
英语lit. no blood on the men's swords (idiom); fig. an effortless victory
法语(expr. idiom.) pas de sang sur les épées des hommes, (fig.) une victoire sans effort
兵不血刃的释意
兵:武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兵不血刃的百科
兵不血刃bingbuxueren兵:武器。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,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百零八回:“王贲兵不血刃,两月震之间,尽得山东之地。”
兵不血刃的出处
先秦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义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兵不血刃的成语接龙
兵不血刃的例子
兵不血刃,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。(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七回)
兵不血刃的正音
“血”,不能读作“xiě”。
兵不血刃的辨形
“刃”,不能写作“刀”。
兵不血刃的感情
兵不血刃是中性词。
兵不血刃的用法
主谓式;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。
兵不血刃的英文翻译
achieve victory without fighting
兵不血刃的俄语翻译
без единого выстрела
兵不血刃的德语翻译
den Sieg davontragen,ohne das Kampfgerǎt mit Blut zu befleck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