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卧薪尝胆
卧薪尝胆
wò xīn cháng dǎn
拼音:wò xīn cháng dǎn
注音:ㄨㄛˋ ㄒ一ㄣ ㄔㄤˊ ㄉㄢˇ
繁体:臥薪嘗膽
卧薪尝胆包含的字
包含卧薪尝胆的词
卧薪尝胆的基本释意
[ wò xīn cháng dǎn ]

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立志报仇。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,吃饭、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,策励自己不忘耻辱。经过长期准备,终于打败了吴国(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只有尝胆事,苏轼《拟孙权答曹操书》才有“卧薪尝胆”的话)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。

卧薪尝胆的详细介绍
  • 【解释】: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,必须~,刻苦训练。
  •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卧薪尝胆的词语解释

卧薪尝胆[ wò xīn cháng dǎn ]

⒈  身卧于柴薪,口尝着苦胆。比喻发奋磨砺,时刻不忘雪耻。

此臣子痛心切骨,卧薪尝胆,宜思所以报也。——《宋史·胡宏传》
越勾践卧薪尝胆欲报吴。——《吴越春秋》

stoop to conquer; firm resolve in danger to wipe out a national humiliation;

卧薪尝胆的国语辞典

卧薪尝胆[ wò xīn cháng dǎn ]

⒈  越王句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,并经常舔尝苦胆,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。见宋·苏轼〈拟孙权答曹操书〉:「仆受遗以来,卧薪尝胆,悼日月之逾迈,而叹功名之不立。」也作「悬胆」、「尝胆」、「尝胆卧薪」。

《史记·卷四一·越王句践世家》。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励。《宋史·卷四三五·儒林传五·胡安国传》:「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敌,生往死归,此臣子痛心切骨,卧薪尝胆,宜思所以必报也。」

动心忍性 生聚教训 忍辱负重

卧薪尝胆的释意
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卧薪尝胆的百科
卧薪尝胆出自苏轼《拟孙权答曹操书》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,形容人刻苦自励,立志雪耻图强,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。
卧薪尝胆的反义词
卧薪尝胆的出处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卧薪尝胆的例子
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,必须卧薪尝胆,刻苦训练。
卧薪尝胆的正音
“尝”,不能读作“cáng”。
卧薪尝胆的辨形
“薪”,不能写作“新”。
卧薪尝胆的辨析
卧薪尝胆和“发愤图强”都有决心奋斗;谋求富强的意思。但卧薪尝胆含有刻苦自励的意思;它形象而典雅;而“发愤图强”只是浅显的陈说。
卧薪尝胆的感情
卧薪尝胆是褒义词。
卧薪尝胆的用法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卧薪尝胆的英文翻译
stoop to conquer
卧薪尝胆的俄语翻译
спать на хворосте и пить жёлчь
卧薪尝胆的日语翻译
臥薪嘗胆(がしんしょうたん)。目的(もくてき)を成(な)し遂(と)げるために,艱難辛苦(かんなしんく)すること
卧薪尝胆的德语翻译
sich die Demütigung der eigenen Nation immer wieder bewuβt machen
卧薪尝胆的法语翻译
couver sa vengea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