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名副其实
名副其实
míng fù qí shí
拼音:míng fù qí shí
注音:ㄇ一ㄥˊ ㄈㄨˋ ㄑ一ˊ ㄕˊ
繁体:名副其實
名副其实包含的字
包含名副其实的词
名副其实的基本释意
[ míng fù qí shí ]

也说名符其实。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。副:相称,符合。

名副其实的详细介绍
  • 【解释】: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。
  • 【出自】:汉·曹操《与王修书》:“君澡身浴德,流声本州,忠能成绩,为世美谈,名实相符,过人甚远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而况教育能不能~,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。
    ◎叶圣陶《桥上》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名副其实的词语解释

名副其实[ míng fù qí shí ]

⒈  名称与实质相合一致。

名副其实的美洲印第安人。

veritable; be sth.in reality as well as in name; be true to (worthy of) the name; the name matches the reality;

⒉  真正的,符合真实情况的。

他和他的妻子是名副其实的老资格。

real;

名副其实的国语辞典

名副其实[ míng fù qí shí ]

⒈  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。也作「名符其实」。

《清史稿·卷四〇五·吕贤其传》:「贤基品行端正,居官忠直,名副其实,即报可。」
《歧路灯·第九〇回》:「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,也要名副其实。」

名下无虚

名不副实 名过其实 名实难副 名存实亡 徒负虚名 徒有虚名 虚有其表 有名无实

名副其实的释意
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。
名副其实的百科
名副其实:名声或称谓(号)与实际一致、相符合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六:“﹝武进赵恭毅公申乔﹞身后赠諡曰‘恭’曰‘毅’,洵名副其实矣。”孙中山《与段祺瑞书》:“使一切公仆各尽所能,以为人民服役,然后民国乃得名副其实矣。”毛泽东《一九五七年夏天的形势》:“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、本位主义、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,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。”
名副其实的出处
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六卷:“身后赠谥曰‘恭’曰‘毅’,洵名副其实矣。”
名副其实的例子
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,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。(叶圣陶《桥上》)
名副其实的感情
名副其实是褒义词。
名副其实的用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名副其实的歇后语
诸葛亮当军师;寇准抱块清官匾
名副其实的英文翻译
veritable(be something in reality as well as in name; be true to (worthy of) the name; the name matches the reality)
名副其实的俄语翻译
назвáни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сущности
名副其实的日语翻译
名実相伴(めいじつあいともな)う
名副其实的德语翻译
der Name entspricht der Wahrheit(im wahrsten Sinn des Wortes)
名副其实的法语翻译
nom justifié(renom mérit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