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shǐ zuò yǒng zhě
拼音:shǐ zuò yǒng zhě
注音: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
始作俑者的基本释意
-
开始用俑殉葬的人。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” 俑(yǒng):木制或陶制的偶人,用于殉葬。
始作俑者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
- 【出自】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。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
- 【示例】: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,此秦法所未有,~,罪可胜道哉!
◎清·张潮《虞初新志·姜贞毅先生传》 -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,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
始作俑者的词语解释
始作俑者[ shǐ zuò yǒng zhě ]
⒈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,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。语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为其像人而用之也。”
英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;
始作俑者的国语辞典
始作俑者[ shǐ zuò yǒng zhě ]
⒈ 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。语出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,在意念上实与用真人陪葬无异,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,一定会得到报应,绝子绝孙。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仲尼曰:『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』」
《镜花缘·第七九回》:「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,忽然用个『托』字,初学不知,往往弄成大病,实实可恨!」
英语lit. the first person to bury funerary dolls (idiom), fig. the originator of an evil practice
德语Urheber einer Freveltat; jd, der als erster einer üblen Tat den Weg ebnet (S)
始作俑者的释意
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
始作俑者的百科
该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》篇,“始作俑者,其无後乎”。根据现代汉语第6版词典解释“孔子反对用俑殉葬,他说,开始用俑殉葬的人,大概没有后嗣了吧!(见于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)”
始作俑者的近义词
始作俑者的出处
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”
始作俑者的成语接龙
始作俑者的例子
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,此秦法所未有,始作俑者,罪可胜道哉!(清 张潮《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》)
始作俑者的感情
始作俑者是贬义词。
始作俑者的用法
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,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。
始作俑者的英文翻译
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(initiator of evil)
始作俑者的俄语翻译
первый зачинщик
始作俑者的日语翻译
悪い気風(きふう)をひらいた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