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dāng rén bù ràng
拼音:dāng rén bù ràng
注音: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
繁体:當仁不讓
当仁不让的基本释意
-
遇到该做 的事情,主动去做,不推辞。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 仁:仁义,引申为应该做的事。
当仁不让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原指以仁为任,无所谦让。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
- 【出自】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
- 【示例】: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,这句话仔细想来,在小弟却是~。
◎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 -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该做就做
当仁不让的词语解释
当仁不让[ dāng rén bù ràng ]
⒈ 当:面对。仁:正义之事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后以“当仁不让”表示应做之事,就应积极主动去做,不能推托。
例夫人臣依义显君,竭忠彰主,行之美也,当仁不让。——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
英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; in good cause do not lag behind; take sth. as one's obligation;
当仁不让的国语辞典
当仁不让[ dāng rén bù ràng ]
⒈ 语出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,主动承担起来,而不推让。
引《论语·卫灵公》:「当仁不让于师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三五·曹褒传》:「夫人臣依义显君,竭忠彰主,行之美也。当仁不让,吾何辞哉!」
《孽海花·第二五回》:「不如仍请敬王出来,做个领袖,两位老师,也该当仁不让,恢复光绪十年前的局面。」
近义不容辞
反临难苟免
当仁不让的释意
原指以仁为任,无所谦让。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
当仁不让的出处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当仁不让的成语接龙
当仁不让的例子
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,这句话仔细想来,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)
当仁不让的正音
“当”,不能读作“dàng”;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当仁不让的感情
当仁不让是中性词。
当仁不让的用法
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该做就做。
当仁不让的英文翻译
not dedine to shoulder; responsibility
当仁不让的俄语翻译
не откáзываться от справедливого дéла
当仁不让的日语翻译
為(な)すべきことは積極的(せっきょくてき)に為し,だれにも讓(ゆず)らない
当仁不让的法语翻译
quand il s\'agit de faire le bien,il ne faut pas chercher à s\'esquiv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