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chūn qiū bǐ fǎ
拼音:chūn qiū bǐ fǎ
注音:ㄔㄨㄣ ㄑ一ㄡ ㄅ一ˇ ㄈㄚˇ
繁体:春秋筆法
春秋笔法的基本释意
-
相传孔子修《春秋》,一字含褒贬。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。
春秋笔法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- 【出自】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听讼,文辞有可与人共者,弗独有也。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。”
- 【示例】: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,并非有什么~。
◎鲁迅《热风·反对“含泪”的批评家》 - 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曲折的文字
春秋笔法的词语解释
春秋笔法[ chūn qiū bǐ fá ]
⒈ 《春秋》,鲁国史书。相传为孔子所修。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,必寓褒贬,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“春秋笔法”。
春秋笔法的国语辞典
春秋笔法[ chūn qiū bǐ fǎ ]
⒈ 孔子作《春秋》,常以一字一语寓褒贬之义。故后世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寓「春秋笔法」。
例如:「这篇文章并没有春秋笔法,只是记录事实而已。」
春秋笔法的释意
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春秋笔法的百科
春秋笔法,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,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。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,不直接表明态度,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。也则一字置褒贬,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,亦称“微言大义”。
春秋笔法的出处
宋 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盖纯用《春秋》笔法也。”
春秋笔法的成语接龙
春秋笔法的例子
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,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。(鲁迅《热风 反对“含泪”的批评家》)
春秋笔法的感情
春秋笔法是中性词。
春秋笔法的用法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曲折的文字。
春秋笔法的英文翻译
Autumn and Spring sty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