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fēng xíng cǎo yǎn
拼音:fēng xíng cǎo yǎn
注音:ㄈㄥ ㄒ一ㄥˊ ㄘㄠˇ 一ㄢˇ
繁体:風行草偃
风行草偃的基本释意
-
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风行草偃的详细介绍
- 【解释】: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- 【出自】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- 【示例】:世俗日浅,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,使秘书得展其所为,于今日断可以~。
◎宋·陈亮《又癸卯秋书》 - 【语法】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
风行草偃的词语解释
风行草偃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⒈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加草以风,无不仆者,犹民之化于上。”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上。后以“风行草偃”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。
风行草偃的国语辞典
风行草偃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⒈ 语本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。唐·刘禹锡〈为淮南杜相公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〉:「遂使感激之士,希勇爵以捐驱,猖狂之徒,耹圣泽而悛性,风行草偃,其势必然。」也作「风行草靡」、「风行草从」、「草靡风行」、「草偃风行」、「草偃风从」。
引《论语·颜渊》:「君子之德,风,小人之德,草;草上之风,必偃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五三·吴书·张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「平定三郡,风行草偃,加以忠敬款诚,乃心王室。」
风行草偃的释意
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风行草偃的百科
风行草偃,成语,典出《论语·颜渊》。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,上之风,必偃。”偃,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后遂以“风行草偃”等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。
风行草偃的近义词
风行草偃的出处
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风行草偃的成语接龙
风行草偃的例子
世俗日浅,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,使秘书得展其所为,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。(宋 陈亮《又癸卯秋书》)
风行草偃的正音
“偃”,不能读作“yàn”。
风行草偃的辨形
“偃”,不能写作“晏”。
风行草偃的感情
风行草偃是中性词。
风行草偃的用法
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。
风行草偃的英文翻译
Where the wind passes,the grass bends-the inferiors imitate the superio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