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阳
三阳
sān yáng
拼音:sān yáng
注音:ㄙㄢ 一ㄤˊ
繁体:三陽
三阳包含的字
包含三阳的词或成语
三阳的基本释意
[ sān yáng ]

1.《易》八卦中的《乾》卦,由三阳爻构成,故亦以“三阳”指《乾》卦。

2.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,十二月二阳生,正月三阳开泰,合称“三阳”。唐 崔琮《长至日上公献寿》诗:“应律三阳首,朝天万国同。”

3.指春天。也指农历正月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《会稽记》:“餘姚县 南百里,有 太平山 ……三阳之辰,华卉代发。”宋 王安石《谢林肇长官启》:“三阳肇岁,万物同春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三阳转运,万物生辉。”参见“三阳开泰”。

4.中医谓太阳、少阳、阳明三经脉为三阳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,以取外三阳五会。”

5.晋 张载 字 孟阳,张协 字 景阳,张亢 字 季阳,合称“三 阳”。唐 张说《洛州张司马集序》:“魏 则十 龙 儒雅,晋 则三 阳 藻缀。”宋 梅尧臣《送少卿知宣州》诗:“族本三 阳 重,诗从小 谢 清。”

6.唐 代宫殿名。《新唐书·则天顺圣武皇后》:“﹝ 久视 元年﹞復於 神都,作 三阳宫。”唐中宗《石淙》诗:“三阳 本是标灵纪,二室由来独擅名。”

三阳的词语解释

三阳[ sān yáng ]

⒈  《易》八卦中的《干》卦,由三阳爻构成,故亦以“三阳”指《干》卦。

⒉  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,十二月二阳生,正月三阳开泰,合称“三阳”。

⒊  指春天。也指农历正月。

⒋  中医谓太阳、少阳、阳明三经脉为三阳。

⒌  晋张载字孟阳,张协字景阳,张亢字季阳,合称“三阳”。

⒍  唐代宫殿名。

三阳的国语辞典

三阳[ sān yáng ]

⒈  易卦中,初九、九二、九三的合称。

⒉  正月,万象更新之时。参见「三阳开泰」条。

⒊  中医指太阳、少阳、阳明的合称。包括了手三阳与足三阳,共有六条经脉。可辨证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否。

三阳的详细介绍
  1. 《易》八卦中的《乾》卦,由三阳爻构成,故亦以“三阳”指《乾》卦。

  2. 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,十二月二阳生,正月三阳开泰,合称“三阳”。

    唐 崔琮 《长至日上公献寿》诗:“应律三阳首,朝天万国同。”

  3. 指春天。也指农历正月。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 南朝 宋 孔皋 《会稽记》:“ 餘姚县 南百里,有 太平山 ……三阳之辰,华卉代发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谢林肇长官启》:“三阳肇岁,万物同春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三阳转运,万物生辉。”参见“ 三阳开泰 ”。

  4. 中医谓太阳、少阳、阳明三经脉为三阳。

    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,以取外三阳五会。”

  5. 晋 张载 字 孟阳 , 张协 字 景阳 , 张亢 字 季阳 ,合称“三 阳 ”。

    唐 张说 《洛州张司马集序》:“ 魏 则十 龙 儒雅, 晋 则三 阳 藻缀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少卿知宣州》诗:“族本三 阳 重,诗从小 谢 清。”

  6. 唐 代宫殿名。

    《新唐书·则天顺圣武皇后》:“﹝ 久视 元年﹞復於 神都 ,作 三阳宫 。” 唐中宗 《石淙》诗:“ 三阳 本是标灵纪,二室由来独擅名。”

三阳的释意
《易》八卦中的《干》卦,由三阳爻构成,故亦以'三阳'指《干》卦; 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,十二月二阳生,正月三阳开泰,合称'三阳'; 指春天。也指农历正月; 中医谓太阳﹑少阳﹑阳明三经脉为三阳; 晋张载字孟阳,张协字景阳,张亢字季阳,合称'三阳'; 唐代宫殿名。
三阳的英文翻译
Three 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