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指子弟不好,没有出息。肖(xiào)。
不肖[ bù xiào ]
⒈ 品行不好,没有出息(多用于子孙)(不肖子孙)
英unworthy;
⒉ 谦辞。不才,不贤。
例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英Nothing doing;
不肖[ bù xiào ]
⒈ 子不似父。
引《孟子·万章上》:「丹朱之不肖,舜之子亦不肖。」
⒉ 不贤,无才能。
引《礼记·中庸》:「贤者过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」
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·第一四出》:「古人自以不能进贤,退不肖,既死,犹以尸谏。」
⒊ 品性不良。
引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·第三折》:「这两个不肖孩儿,也有什么福,便做道忒贤达,不狠毒。」
近不孝 忤逆
英语(literary) unlike one's parents, degenerate, unworthy
法语dégénéré, indigne
谓子不似父。
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诸侯出夫人,夫人比至于其国……主人对曰:‘某之子不肖,不敢辟诛。’” 郑玄 注:“肖,似也。不似,言不如人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 尧 知子 丹朱 之不肖,不足授天下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郑玄 曰:“言不如父也。”后用以称子孙之不孝。 巴金 《秋》四五:“他们这些不肖子弟拿了爹的钱,又不听爹的话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好,我说过,我说过,我是为我这些不肖的子孙才说的。”
不相象。
清 黄宗羲 《赠黄子期序》:“有 慈豁霞生 者,无所传授,多为村落传神,无有不肖。”
不成材;不正派。
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发而不失正鵠者,其唯贤者乎?若夫不肖之人,则彼将安能以中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不肖,谓小人也。”《韩非子·功名》:“ 尧 为匹夫,不能正三家,非不肖也,位卑也。”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 代郡 将军 敖 、 雁门 将军 广 ,所任不肖,校尉又背义妄行,弃军而北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肖,似也。不肖者,言无所象类,谓不材之人也。” 宋 苏轼 《上富丞相书》:“翰林 欧阳公 不知其不肖,使与於制举之末,而发其猖狂之论。” 吴玉章 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六:“留 日 学生中也确有一些不肖之徒,见利忘义,以致被它软化。”
自谦之称。
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今 齐王 甚憎 张仪 , 仪 之所在,必举兵而伐之。故 仪 愿乞不肖身而之 梁 。” 唐 韩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“ 愈 不肖,行能诚无可取。”《辽史·耶律阿息保传》:“不肖适异国,必无生还,愿公善辅国家。” 阿英 《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》:“不肖罪孽深重,祸延笔名 陈笑峰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