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禊
修禊
xiū xì
拼音:xiū xì
注音:ㄒ一ㄡ ㄒ一ˋ
修禊包含的字
修禊的基本释意
[ xiū xì ]

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(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)到水边嬉戏,以祓除不祥,称为修禊。《世说新语·企羡》“王右军 得人以《兰亭集序》方《金谷诗序》”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《临河叙》曰:“永和 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,修禊事也。”宋 张耒《和周廉彦》诗:“修禊 洛 滨期一醉,天津春浪緑浮堤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二三:“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,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。流觞曲水,不但仿古人余韵,而且有趣。”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,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,然以春禊为常。参阅《宋书·礼志二》。

修禊的词语解释

修禊[ xiū xì ]

⒈  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(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)到水边嬉戏,以祓除不祥,称为修禊。

修禊的国语辞典

修禊[ xiū xì ]

⒈  古时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。于阴历三月上巳日,临水洗濯,借以祓除不祥。

晋·王羲之〈三月三日兰亭诗序〉:「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」
宋·张耒〈和周廉彦〉诗:「修禊洛滨期一醉,天津春浪绿浮隄。」

英语to hold a semi-annual ceremony of purification

德语das Fest der lichten Klarheit (chinesisches traditionelles Fest; der 3. Tag des 3. Mondkalendermonats)​

修禊的详细介绍
  1.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( 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)到水边嬉戏,以祓除不祥,称为修禊。

    《世说新语·企羡》“ 王右军 得人以《兰亭集序》方《金谷诗序》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《临河叙》曰:“ 永和 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,修禊事也。” 宋 张耒 《和周廉彦》诗:“修禊 洛 滨期一醉,天津春浪緑浮堤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三:“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,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。流觞曲水,不但仿古人余韵,而且有趣。”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,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,然以春禊为常。参阅《宋书·礼志二》。

修禊的释意
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(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)到水边嬉戏,以祓除不祥,称为修禊。
修禊的英文翻译
to hold a semi-annual ceremony of purific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