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坐
兀坐
wù zuò
拼音:wù zuò
注音:ㄨˋ ㄗㄨㄛˋ
兀坐包含的字
包含兀坐的词或成语
兀坐的基本释意
[ wù zuò ]

危坐,端坐。

兀坐的词语解释

兀坐[ wù zuò ]

⒈  危坐,端坐。

冥然兀坐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to sit erect;

兀坐的国语辞典

兀坐[ wù zuò ]

⒈  独自端坐不动。

宋·苏轼〈客位假寐〉诗:「谒入不得去,兀坐如枯株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林四娘》:「清夜兀坐,得勿寂耶?」

兀坐的详细介绍
  1. 独自端坐。

    唐 戴叔伦 《晖上人独坐亭》诗:“萧条心境外,兀坐独参禪。” 宋 苏轼 《客住假寐》诗:“謁入不得去,兀坐如枯株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林四娘》:“ 陈公 宝钥 , 闽 人,夜独坐,有女子搴幃入……笑云:‘清夜兀坐,得勿寂耶!’” 郁达夫 《采石矶》:“他也有一个人关上了房门,在那学使衙门东北边的 寿春园 西室里兀坐的时候。”

兀坐的释意
独自端坐。
兀坐的百科
兀坐是汉语词语,是指危坐,端坐或者直愣愣地,茫然地。
兀坐的英文翻译
to sit ere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