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韵
切韵
qiē yùn
拼音:qiē yùn
注音:ㄑ一ㄝ ㄩㄣˋ
繁体:切韻
切韵包含的字
切韵的基本释意
[ qiē yùn ]

1.犹反切。

2.为韵书名。依反切发声以分音,收声以分韵,故曰切韵。

切韵的词语解释

切韵[ qiē yùn ]

⒈  犹反切。为韵书名。依反切发声以分音,收声以分韵,故曰切韵。

切韵的国语辞典

切韵[ qiè yùn ]

⒈  古时以两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读音的注音方式。上字取其声,下字取其韵与声调。

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卷一五·艺文》:「所谓切韵者,上字为切,下字为韵。」

⒉  书名。隋陆法言撰,五卷。为较早的韵书。后世《唐韵》、《广韵》,皆据以为蓝本,其书已亡佚。近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残本,约存全书的四分之三。

切韵的详细介绍
  1. 犹反切。

   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二》:“切韵者,上字为切,下字为韵。” 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下引《高氏小史》:“ 周顒 字 彦伦 ,始置四声切韵行於时。”

  2. 为韵书名。依反切发声以分音,收声以分韵,故曰切韵。

    隋 陆法言 等撰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现存残本,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。

切韵的释意
犹反切; 为韵书名。依反切发声以分音,收声以分韵,故曰切韵。隋陆法言等撰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现存残本,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。
切韵的英文翻译
see 反切; Qieyun, the first Chinese rime dictionary from 601 AD, containing 11,500 single-character ent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