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直
司直
sī zhí
拼音:sī zhí
注音:ㄙ ㄓˊ
司直包含的字
包含司直的词或成语
司直的基本释意
[ sī zhí ]

1.主正人过。亦指主正人过的人。

2.官名。指丞相司直,西汉武帝时始置。帮助丞相检举不法。

3.官名。

4.当值;值班。

司直的词语解释

司直[ sī zhí ]

⒈  主正人过。亦指主正人过的人。

⒉  官名。指丞相司直,西汉武帝时始置。帮助丞相检举不法。东汉改属司徒。北魏至元沿置,或属廷尉,或属大理寺,掌推按、断刑、治狱等。明废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三》、《职官七》,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九寺卿少·司直》。

⒊  官名。唐太子官属,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。

⒋  当值;值班。

司直的国语辞典

司直[ sī zhí ]

⒈  职官名:(1)​ 汉置,佐理丞相检举不法官吏。东汉时改属司徒,北魏后沿置,掌理纠察或复勘讼狱等事。(2)​ 唐置,为东宫官属,职掌纠劾宫寮和率府之兵。

司直的详细介绍
  1. 主正人过。亦指主正人过的人。

    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:“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上》“邦之司直”引 王念孙 曰:“直,谓正人之过也……是邦之司直,主正人过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 汤 有司直之人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 宽饶 正色,国之司直。”《南史·殷冲传》:“ 淳 弟 冲 字 希远 ,位御史中丞,有司直之称。” 清 陈梦雷 《西洋贡狮子赋》:“譬则司直立朝,姦回志折。”

  2. 官名。指丞相司直, 西汉 武帝 时始置。帮助丞相检举不法。

    东汉 改属司徒。 北魏 至 元 沿置,或属廷尉,或属大理寺,掌推按、断刑、治狱等。 明 废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三》、《职官七》,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九寺卿少·司直》。

  3. 官名。

    唐 太子官属,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﹝东宫官属﹞司直掌弹劾宫僚,纠举职事。”

  4. 当值;值班。

    清 吴下阿蒙 《断袖篇·兵子》:“兵子夜司直 通州 仓。凡司直,出入门者,必籍记之甚严。”

司直的释意
主正人过。亦指主正人过的人; 官名。指丞相司直,西汉武帝时始置。帮助丞相检举不法。东汉改属司徒。北魏至元沿置,或属廷尉,或属大理寺,掌推按﹑断刑﹑治狱等。明废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三》﹑《职官七》﹐宋高承《事物纪原.九寺卿少.司直》; 官名。唐太子官属,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; 当值;值班。
司直的英文翻译
Si Zh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