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泛指地面高低起伏 的状态。如山地地势较高,平原地势往往低平开阔。
地势[ dì shì ]
⒈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。
例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英topography; relief; terrian;
地势[ dì shì ]
⒈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。
引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下》:「地势便利,甚以下兵于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」
《文选·虞羲·咏霍将军北伐诗》:「长城地势崄,万里与云平。」
近形势
⒉ 地位权势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六七·党锢传·尹勋传》:「宗族多居贵位者,而勋独持清操,不以地埶尚人。」
《文选·左思·咏史诗八首之二》:「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;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」
亦作“ 地埶 ”。埶,“ 势 ”的古字。土地山川的形势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:“凡天下之地势,两山之间,必有川焉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 秦 ,形胜之国,带 河 山 之险,县隔千里……地埶便利,其以下兵於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汉 张衡 《南都赋》:“尔其地势,则 武闕 关其西, 桐栢 揭其东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五月十三日大水》诗:“我家地势高,四顾如湖淲。” 碧野 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两天后由一个行地理的风水先生用罗盘在后山顶上勘定了地势。”
埶,“ 势 ”的古字。地位;权势。
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吾亦不敢据以为天理,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。”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尹勋》:“宗族多居贵位者,而 勋 独持清操,不以地埶尚人。”《隋书·艺术传·庾质》:“ 玄感 地势虽隆,德望非素,因百姓之劳苦,冀侥倖而成功。” 宋 苏轼 《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》:“盖缘臣赋性刚拙,而宠禄过分,地势侵迫,故致纷紜,亦理之当然也。”
埶,“ 势 ”的古字。指地方上的情形。
《西游记》第六七回:“你这贵处,地势清平,又许多人家居住,更不是偏僻之方,有甚么妖精,敢上你这高门大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