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庙
太庙
tài miào
拼音:tài miào
注音:ㄊㄞˋ ㄇ一ㄠˋ
繁体:太廟
太庙包含的字
太庙的基本释意
[ tài miào ]

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。现存的太庙建筑仅有北京太庙,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,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4)重建至现存规模。平面为矩形,有两重围墙。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戟门、前殿、中殿和后殿等。其墙内、墙外广植柏树,烘托出整体建筑群的凝重与肃穆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太庙的词语解释

太庙[ tài miào ]

⒈  封建皇帝为祭拜祖先而营建的庙宇。

入于太庙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》

Royal Ancestral Temple;

太庙的国语辞典

太庙[ tài miào ]

⒈  天子为祭祀其祖先而兴建的庙宇。唐·韩愈〈石鼓歌〉:「荐诸太庙比郜鼎,光价岂止百倍过。」也作「大庙」、「祖庙」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「天子居明堂太庙。」

太庙的详细介绍
  1. 帝王的祖庙。

    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 唐 韩愈 《请迁玄宗庙议》:“新主入庙,礼合祧藏太庙中第一夹室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内务府定制》:“其祭仪祭器,一如太庙之制。”

太庙的释意
帝王的祖庙。
太庙的英文翻译
The ancestral shr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