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贡
岁贡
suì gòng
拼音:suì gòng
注音:ㄙㄨㄟˋ ㄍㄨㄥˋ
繁体:歲貢
岁贡包含的字
包含岁贡的词或成语
岁贡的基本释意
[ suì gòng ]

1.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日祭、月祀、时享、岁贡、终王,先王之训也。”唐 韩愈《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明州 岁贡海虫、淡菜、蛤蚶可食之属,自海抵京师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一》:“全州 岁贡班竹帘,简州 岁贡绵紬。”

2.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诸候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,学于大学,命曰造士。”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臣闻古者取士,必使诸侯岁贡。”李贤 注引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诸侯之於天子,三年一贡士。”唐 张继《送顾况泗上觐叔父》诗:“吴 乡岁贡足佳宾,后进之中见此人。”

3.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。明 清 两代,每年或两三年从府、州、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,故称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褚生》:“后 吕 以岁贡,廷试入都。”

岁贡的词语解释

岁贡[ suì gòng ]

⒈  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。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。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。

岁贡的国语辞典

岁贡[ suì gòng ]

⒈  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遣使进贡的财物。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「日祭、月祀、时享岁贡、终王,先王之训也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六八回》:「孙权从其言,令步骘往曹营求和,许年纳岁贡。」

⒉  古代诸侯、郡国每年选拔优秀学生推荐到京师。

《汉书·卷二四·食货志上》:「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,学于大学,命曰造士。」

⒊  科举时代,府、州、县每年按照定额,选拔资格较老的廪生,贡于京师,入国子监讲习学业,称为「岁贡」。

《聊斋志异·卷八·褚生》:「后吕以岁贡,廷试入都。」

岁贡的详细介绍
  1. 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。

   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日祭、月祀、时享、岁贡、终王,先王之训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 明州 岁贡海虫、淡菜、蛤蚶可食之属,自海抵京师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一》:“ 全州 岁贡班竹帘, 简州 岁贡绵紬。”

  2. 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。

    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诸候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,学于大学,命曰造士。”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臣闻古者取士,必使诸侯岁贡。” 李贤 注引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诸侯之於天子,三年一贡士。” 唐 张继 《送顾况泗上觐叔父》诗:“ 吴 乡岁贡足佳宾,后进之中见此人。”

  3. 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。

    明 清 两代,每年或两三年从府、州、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,故称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褚生》:“后 吕 以岁贡,廷试入都。”

岁贡的释意
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; 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; 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。明清两代,每年或两三年从府﹑州﹑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,故称。
岁贡的百科
岁贡,是汉语词汇,解释是古代诸侯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。
岁贡的英文翻译
Old G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