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指
弹指
tán zhǐ
拼音:tán zhǐ
注音:ㄊㄢˊ ㄓˇ
繁体:彈指
弹指包含的字
弹指的基本释意
[ tán zhǐ ]

弹动指头,比喻时间极短暂:~之间。~光阴。

弹指的词语解释

弹指[ tán zhǐ ]

⒈  极短时间。

一弹指的工夫。

snap of the fingers;

弹指的国语辞典

弹指[ tán zhǐ ]

⒈  捻弹手指作声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。原为印度风俗。后亦用来表示情绪激动。

《南史·卷四五·王敬则传》:「顺帝泣而弹指:『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。』」
《旧唐书·卷九一·敬晖传》:「晖等既失政柄,受制于三思,晖每推床嗟惋,或弹指出血。」

⒉  比喻很短暂的时间。

宋·普润大师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·怛刹那》:「僧祇云:『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』」

⒊  比喻时间过的很快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弹指又过了三四年,王冕看书,心下也著实明白了。」

⒋  比喻轻易、容易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一回》:「却说周瑜、鲁肃回寨,肃曰:『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?』瑜曰:『吾弹指可得南郡,落得虚做人情。』」

弹指的详细介绍
  1. 捻弹手指作声。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。

    唐 王维 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:“饭食讫而敷坐,沐浴毕而更衣,弹指不流,水流灯焰,金身永谢,薪尽火灭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》:“《僧祇》云,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” 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二折:“年光弹指过,世事转头空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一转瞬而即灭,一弹指而倏生。” 郭沫若 《北上纪行》诗之五:“弹指人将老,回头憾苦多。”

  2. 捻弹手指作声。原为 印度 风俗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含义。

    《法华经·神力品》:“一时謦欬,俱共弹指。” 智顗 文句:“弹指者,随喜也。” 吉藏 义疏:“弹指者,表觉悟众生。”《南史·王敬则传》:“ 顺帝 泣而弹指: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缘。”

  3. 表示情绪激越。

    《新唐书·敬晖传》:“ 暉 每椎坐悵恨,弹指流血。” 宋 文天祥 《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》:“凡怀忠愤,无不弹指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弇州山人四部稿》:“先人闻报,弹指唾駡,亦为所詗。”

弹指的释意
弹动指头,形容时间极短暂:~之间|~光阴。
弹指的百科
弹指,汉语词汇。拼音:tánzhǐ出处:《僧祗律》:“一刹那者为一念,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为一弹指,二十弹指为一罗预,二十罗预为一须臾,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。”
弹指的英文翻译
in a flash;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; a snap of the fingers; a short mo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