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元
改元
gǎi yuán
拼音:gǎi yuán
注音:ㄍㄞˇ ㄩㄢˊ
改元包含的字
改元的基本释意
[ gǎi yuán ]

指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时或在 位期间改换年号。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。如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“先天”,这年即称先天元年,后改元“开元”,又改元“天宝”。

改元的词语解释

改元[ gǎi yuán ]

⒈  帝王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变年号。

年夏五,改元景炎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〈 指南录〉 后序》

change the designation of an imperial reign;

改元的国语辞典

改元[ gǎi yuán ]

⒈  旧时新皇帝就位时,不用旧君纪年之数,而以即位之次年为元年,称为「改元」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八〇回》:「文武各官,皆呼万岁。拜舞礼毕,改元章武元年。」

英语to change an emperor's or ruler's reign title (old)​

法语Nianhao

改元的详细介绍
  1. 君主改用新年号纪年。年号以一为元,故称“改元”。改元之制始于 战国 秦惠王 ,历代相承,体制各异:有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,如 汉武帝 于即位次年改元 建元 ;有一帝在位屡次更换年号,如 汉宣帝 曾改元 本始 、 地节 、 元康 、 神爵 、 五凤 、 甘露 、 黄龙 诸名;有一年之中改元多次,如 汉 中平 六年 献帝 即位改元 光熹 , 张让 段珪 诛后改元 昭宁 , 董卓 又改元 永汉 ;有新君即位后立即改元,如 三国 蜀 后主 继位未逾月即改元 建兴 ,有新君即位后多年才改元;如 五代 后梁 末帝 公元九一三年即位,至九一五年始改元;有实行一帝一元制,中途皆不改元,如 明 清 两代。参阅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爵》、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朝廷注措·改元》、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改元》。

改元的释意
君主、王朝改换年号,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‘元年’。
改元的英文翻译
to change an emperor's or ruler's reign title (ol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