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棘
枳棘
zhǐ jí
拼音:zhǐ jí
注音:ㄓˇ ㄐ一ˊ
枳棘包含的字
枳棘的基本释意
[ zhǐ jí ]

1.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

2.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
枳棘的词语解释

枳棘[ zhǐ jí ]

⒈  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

⒉  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
枳棘的国语辞典

枳棘[ zhǐ jí ]

⒈  比喻障碍、阻碍。

《文选·左思·咏史诗八首之八》:「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:「吾思枳棘丛中,非栖鸾凤之所,不如杀督邮,弃官归乡,别图远大之计。」

枳棘的详细介绍
  1. 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

   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夫树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;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,故君子慎所树。”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愍命>》:“折芳枝与琼华兮,树枳棘与薪柴。” 王逸 注:“以言贱弃君子而育养小人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咏史>》:“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” 吕向 注:“枳棘,有刺之木,喻谗佞也。” 清 李寅 《书邺侯传》诗:“但清 河朔 风尘易,欲扫宫庭枳棘难。”

  2. 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
    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 光武 以圣武天挺,继统兴业,创基冰泮之上,立足枳棘之林。” 李贤 注:“枳棘諭艰难。”

枳棘的释意
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; 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枳棘的百科
枳棘,汉语词汇。拼音:zhǐjí释义:枳木与棘木。因其多刺而称恶木。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。亦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。
枳棘的英文翻译
thor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