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韵
步韵
bù yùn
拼音:bù yùn
注音:ㄅㄨˋ ㄩㄣˋ
繁体:步韻
步韵包含的字
步韵的基本释意
[ bù yùn ]

也叫次韵。旧体诗词中一种和(hè)诗的方式,即和诗所用的韵及其先后次序必须同被和诗完全一致。

步韵的词语解释

步韵[ bù yùn ]

⒈  按照原诗、词的韵脚和顺序作诗、词唱和。

use the rhyme sequenee of a poem;

步韵的国语辞典

步韵[ bù yùn ]

⒈  仿他人的诗,依其作韵脚的原字及先后次第写诗唱和。始于唐,大盛于宋。

步韵的详细介绍
  1. 用他人诗作韵脚的原字及其先后次第来写诗唱和。始于 唐 代 白居易 同 元稹 的互相唱和,至 宋 代而大盛。也称次韵。

    清 吴乔 《答万季埜诗问》:“和诗之体不一……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,谓之用韵;依其次第者,谓之步韵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》:“这个艳传,那个步韵,比对于华屋丘墟,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。”

步韵的释意
依照别人做诗所用韵脚的次第来和(hè)诗。
步韵的百科
步韵,又称为“次韵”,是和诗的一种方式,不仅使用被和诗作的韵,还必须用被和诗作韵脚上的那几个字,并且韵字的先后次序都要和被和诗作一样,这就是步韵,是步步跟随之意。步韵诗因为要步原韵韵脚,所以写来难度很大。吴乔《答万季野诗问》说:“步韵最困人,如相欧(殴)而自絷手足也。盖心思为韵所束,于命意布局,最难照顾。今人不及古人,大率以此。”
步韵的英文翻译
to write a poem using another poem's rhy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