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笃
病笃
bìng dǔ
拼音:bìng dǔ
注音:ㄅ一ㄥˋ ㄉㄨˇ
繁体:病篤
病笃包含的字
包含病笃的词或成语
病笃的基本释意
[ bìng dǔ ]

病势沉重。笃(dǔ):病重。

病笃的词语解释

病笃[ bìng dǔ ]

⒈  病势沉重。

be critically ill; be dying;

病笃的国语辞典

病笃[ bìng dǔ ]

⒈  病势沉重。

《史记·卷七三·白起王翦传》:「秦王闻之,怒,彊起武安君,武安君遂称病笃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:「灵帝病笃,召大将军何进入宫,商议后事。」

垂危

病笃的详细介绍
  1. 病势沉重。

    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昭王 强起 应侯 , 应侯 遂称病篤。”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后病篤,復遣人哀恳神君求救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宣和元年》:“方 京 病篤,人谓其必死。”

病笃的释意
病势沉重。
病笃的百科
病笃,读音bìngdǔ,汉语词语,解释为病势沉重。病情很严重。
病笃的近义词
病笃的英文翻译
critically ill; on one's deathb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