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步
禹步
yǔ bù
拼音:yǔ bù
注音:ㄩˇ ㄅㄨˋ
禹步包含的字
禹步的基本释意
[ yǔ bù ]

谓跛行。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,身病偏枯,行走艰难,故称。《尸子·君治》:“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,十年未闞其家,手不爪,脛不毛,生偏枯之疾,步不相过,人曰 禹 步。”《法言·重黎》“巫步多 禹”晋 李轨 注:“﹝ 禹 ﹞治水土,涉山川,病足,故行跛也……而俗巫多效 禹 步。”故亦称巫师、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登涉》:“禹 步法:正立,右足在前,左足在后,次復前右足,以左足从右足併,是一步也。次復前右足,次前左足,以右足从左足併,是二步也。次復前右足,以左足从右足併,是三步也。如此 禹 步之道毕矣。”《北史·艺术传上·由吾道荣》:“及至 汾河,遇水暴长,桥坏,船渡艰难。是人乃临水 禹 步,以一符投水中,流便絶。”唐 王昌龄《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》诗:“松间白髮黄尊师,童子烧香 禹 步时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产龙》:“有 王媪 者,焚香 禹 步,且捺且咒。”

禹步的词语解释

禹步[ yǔ bù ]

⒈  谓跛行。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,身病偏枯,行走艰难,故称。《尸子·君治》:“禹于是疏河决江,十年未阚其家,手不爪,胫不毛,生偏枯之疾,步不相过,人曰禹步。”《法言·重黎》“巫步多禹”晋李轨注:“﹝禹﹞治水土,涉山川,病足,故行跛也……而俗巫多效禹步。”故亦称巫师、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。

禹步的国语辞典

禹步[ yǔ bù ]

⒈  跛行。相传夏禹治水,涉山川,足病而行跛,故称跛行为「禹步」。

汉·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「昔者姒氏治水土,而巫步多禹」句下晋·李轨·注:「姒氏,禹也。治水土,涉山川,病足,故行跛也。……而俗巫多效禹步。」

⒉  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,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。参见「步罡踏斗」条。

《南史·卷四五·陈显达传》:「地黄村潘妪善禁,先以钉钉柱,妪禹步作气,钉即出,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。」
唐·王昌龄〈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〉诗三首之一:「松间白发黄尊师,童子烧香禹步时。」

禹步的详细介绍
  1. 谓跛行。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,身病偏枯,行走艰难,故称。

    《尸子·君治》:“ 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 ,十年未闞其家,手不爪,脛不毛,生偏枯之疾,步不相过,人曰 禹 步。”《法言·重黎》“巫步多 禹 ” 晋 李轨 注:“﹝ 禹 ﹞治水土,涉山川,病足,故行跛也……而俗巫多效 禹 步。”故亦称巫师、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登涉》:“ 禹 步法:正立,右足在前,左足在后,次復前右足,以左足从右足併,是一步也。次復前右足,次前左足,以右足从左足併,是二步也。次復前右足,以左足从右足併,是三步也。如此 禹 步之道毕矣。”《北史·艺术传上·由吾道荣》:“及至 汾河 ,遇水暴长,桥坏,船渡艰难。是人乃临水 禹 步,以一符投水中,流便絶。” 唐 王昌龄 《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》诗:“松间白髮黄尊师,童子烧香 禹 步时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产龙》:“有 王媪 者,焚香 禹 步,且捺且咒。”

禹步的释意
谓跛行。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,身病偏枯,行走艰难,故称。《尸子.君治》'禹于是疏河决江,十年未阚其家,手不爪,胫不毛,生偏枯之疾,步不相过,人曰禹步。'《法言.重黎》'巫步多禹'晋李轨注'﹝禹﹞治水土,涉山川,病足,故行跛也……而俗巫多效禹步。'故亦称巫师﹑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。
禹步的英文翻译
Yu B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