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钟
编钟
biān zhōng
拼音:biān zhōng
注音:ㄅ一ㄢ ㄓㄨㄥ
繁体:編鐘
编钟包含的字
编钟的基本释意
[ biān zhōng ]

古代击乐器。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悬挂在木架上组成,用木槌击奏。历代形制大小不一。

编钟的词语解释

编钟[ biān zhōng ]

⒈  中国古代祭祀、宴享用的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钟。

serial bells;

编钟的国语辞典

编钟[ biān zhōng ]

⒈  乐器名。十六钟同悬,分为两层,其形制随音阶的高低而不同,音愈高者,钟形愈小;音愈低者,钟形愈大。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随县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编钟,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最庞大的乐器,共有六十五个钟,横跨五个八度音阶,甚至每座钟可发出二个完全不同的音阶,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上重要的乐器。

编钟的详细介绍
  1. 见“ 编鐘 ”。

  2. 亦作“ 编钟 ”。古代打击乐器。铜制,顶端铸有半环,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,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,悬于一木架上,故称“编鐘”。

    《周礼·春官·磬师》:“掌教击磬,击编钟。” 郑玄 注:“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。” 贾公彦 疏:“‘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’者,按《史记》 孔子 读《易》‘韦编三絶’,是古者未有纸,皆以韦编竹简,此钟磬亦编之,十六枚在一簴,故读从之也。”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二曰编钟,小钟也,各应律吕,大小以次,编而悬之,上下皆八,合十六钟,悬於一簨簴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诣郊坛行礼》:“坛前设宫架乐,前列编钟玉磬……编钟形稍褊,上下两层掛之,架两角缀以流苏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唐人更点击钟》:“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,常击编鐘。”

编钟的释意
古代打击乐器,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,用小木槌敲打奏乐。
编钟的英文翻译
set of bells (old Chinese music instrumen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