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身
舍身
shě shēn
拼音:shě shēn
注音:ㄕㄜˋ ㄕㄣ
繁体:捨身
舍身包含的字
包含舍身的词或成语
舍身的基本释意
[ shě shēn ]

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,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:~为国。

舍身的词语解释

舍身[ shě shēn ]

⒈  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为国家、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。参见:舍身。

舍身的国语辞典

舍身[ shě shēn ]

⒈  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二回》:「自今以后,我的心事已了,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。」

⒉  出家为僧,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。

《梁书·卷三·武帝本纪下》:「三月辛未,舆驾幸同泰寺舍身。」

舍身的详细介绍
  1. 佛教徒为宣扬佛法,或为布施寺院,自作苦行,谓之“捨身”。六朝时此风最盛。

    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 大通 元年……三月辛未,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时帝崇尚佛道……数诣 同泰寺 ,捨身为奴,令王公已下赎之。”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圆通居士》:“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,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,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城隍出巡》:“出巡之时,皆以八人肩舆,舁藤像而行。有捨身为马僮者,有捨身为打扇者。”

  2. 牺牲自己。

    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秉操》:“我 鱼惠兰 ,只为姊妹情深,捨身相代。”

  3.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为国家、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。

    陈去病 《辑<陆沉丛书>初集竟题首》诗:“誓死肯从穷髮国,舍身齐上断头臺。”

舍身的释意
佛教徒为宣扬佛法,或为布施寺院,自作苦行,谓之'舍身'。六朝时此风最盛; 牺牲自己。
舍身的百科
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为国家、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。
舍身的近义词
舍身的英文翻译
to give one's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