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藏
行藏
xíng cáng
拼音:xíng cáng
注音:ㄒ一ㄥˊ ㄘㄤˊ
行藏包含的字
包含行藏的词或成语
行藏的基本释意
[ xíng cáng ]

1.对有关名节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” 后用来指出处或行止。

2.来历。《张协状元》第十出:“五鸡山下,更没人知我行藏。” 藏(cáng)。

行藏的词语解释

行藏[ xíng cáng ]

⒈  指出处或行止。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、踪迹和底细等。

数问其行藏。——《元史·杨奂传》

one'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;

行藏的国语辞典

行藏[ xíng cáng ]

⒈  出处、动向。

《文选·潘岳·西征赋》:「孔随时以行藏,蘧与国而舒卷。」
《醒世恒言·卷一八·施润泽滩阙遇友》:「那裴度未遇时,一贫如洗,功名蹭蹬。就一风鉴,以决行藏。」

⒉  底细、来历。

《元史·卷一五三·杨奂传》:「东平严实闻奂名,数问其行藏,奂终不一诣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二九》:「我为你看破了行藏,也是缘分尽了。」

行藏的详细介绍
  1. 指出处或行止。语本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” 晋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 孔 随时以行藏, 蘧 与国而舒卷。” 唐 岑参 《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》诗:“功业须及时,立身有行藏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又答范资政书》:“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,非罪戾人之所可为也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抚兵》:“这 湖南 、 湖北 ,也还可战可守,且观成败,再定行藏。”

  2. 引申为攻守;出没。

   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自今行师,庶不覆败,皆图兵势行藏之权,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。”

  3. 行迹;底细;来历。

   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那 红娘 对 生 一一话行藏。”《镜花缘》第五五回:“ 洛红蕖 见老尼之话不伦不类,惟恐被人识破行藏。” 秦牧 《鬣狗的风格》:“有一种动物,叫做鬣狗,不知道你见过没有?注意过它的模样、行藏和风格吗?”

行藏的释意
《论语·述而》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”意为被任用就出仕,不被任用就退隐◇遂用行藏”指行迹、出处问其行藏|杀马毁车从此逝,子来何处问行藏。
行藏的百科
行藏指出处或行止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”意为被任用就出仕,不被任用就退隐。后遂用“行藏”指行迹、出处:问其行藏|杀马毁车从此逝,子来何处问行藏。
行藏的英文翻译
one'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