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

bǔ yí
拼音:bǔ yí
注音:ㄅㄨˇ 一ˊ
繁体:補遺
补遗的基本释意
-
书籍正文有遗漏,加以增补,附在后面,叫做补遗。前人的著作有遗漏,后人搜集材料加以补充,也叫补遗。
补遗的词语解释
补遗[ bǔ yí ]
⒈ 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。亦指上述增补内容。
补遗的国语辞典
补遗[ bǔ yí ]
⒈ 书籍正文还有遗漏,列在后面另加说明,称为「补遗」。或将原书遗漏的部分另作专册,也称为「补遗」。如阮元的《三家诗补遗》。
补遗的详细介绍
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。亦指上述增补内容。
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弁证·文文山》:“公自书丙子正月十八日午时拜相之诗,尤为亲切,《墨谈》又据《文传》补遗,引公祭妻之文,则 欧阳夫人 死于公前。” 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今 元 更为补遗如此,益叹搜奇难尽也。” 鲁迅 《<三闲集>序言》:“但现在又将这编在前面,作为《而已集》的补遗了。”
补遗的释意
书籍正文有遗漏,加以增补,附在后面,叫作补遗。前人的著作有遗漏,后人搜集材料加以补充,也叫补遗。
补遗的百科
补遗是指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。亦指上述增补内容。也可作修补遗漏。
补遗的英文翻译
addend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