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期
请期
qǐng qī
拼音:qǐng qī
注音:ㄑ一ㄥˇ ㄑ一
繁体:請期
请期包含的字
请期的基本释意
[ qǐng qī ]

1.古婚礼六礼之一。男家行聘之后,卜得吉日,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。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,故称“请期”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请期,用鴈。”郑玄 注:“夫家必先卜之,得吉日,乃使使者往辞,即告之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这里 金员外 晓得外甥归来快了,定了成婚吉日,先到 冯 家下那袍段釵鐶请期的大礼。”清 梁章鉅《退庵随笔·家礼一》:“古昏礼有六礼,今《朱子家礼》略去问名、纳吉、请期,止用纳采、纳币、亲迎。”

2.约定日期。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﹝ 南蒯 ﹞请期五日,遂奔 齐。”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又遣使东至 辽东,西到 凉州,要给二方,欲同大举。慕容皝、张骏 并报使请期。”

请期的词语解释

请期[ qǐng qī ]

⒈  古婚礼六礼之一。男家行聘之后,卜得吉日,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。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,故称“请期”。

⒉  约定日期。

请期的国语辞典

请期[ qǐng qí ]

⒈  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五礼。男方以婚期告知女家,以征求女家同意。

《礼记·昏义》:「纳征、请期。」
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请期者,谓男家使人请女家以昏时之期,由男方告 于女家,何必请者,男家不敢自专执,谦敬之辞,故云请也。」

⒉  请求给予期限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「请期五日。」

请期的详细介绍
  1. 古婚礼六礼之一。男家行聘之后,卜得吉日,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。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,故称“请期”。

    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请期,用鴈。” 郑玄 注:“夫家必先卜之,得吉日,乃使使者往辞,即告之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这里 金员外 晓得外甥归来快了,定了成婚吉日,先到 冯 家下那袍段釵鐶请期的大礼。” 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随笔·家礼一》:“古昏礼有六礼,今《朱子家礼》略去问名、纳吉、请期,止用纳采、纳币、亲迎。”

  2. 约定日期。

    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﹝ 南蒯 ﹞请期五日,遂奔 齐 。”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又遣使东至 辽东 ,西到 凉州 ,要给二方,欲同大举。 慕容皝 、 张骏 并报使请期。”

请期的释意
古婚礼六礼之一。男家行聘之后﹐卜得吉日﹐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。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﹐故称'请期'; 约定日期。
请期的英文翻译
agreement between the bride's and groom's families on the date of the wed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