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面
马面
mǎ miàn
拼音:mǎ miàn
注音:ㄇㄚˇ ㄇ一ㄢˋ
繁体:馬面
马面包含的字
包含马面的词或成语
马面的基本释意
[ mǎ miàn ]

1.长形的脸面。

2.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鬼卒,头像马首。

3.古时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。其作用是加固城体,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。

马面的词语解释

马面[ mǎ miàn ]

⒈  长形的脸面。

⒉  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鬼卒,头像马首。

⒊  古时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。其作用是加固城体,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。

马面的国语辞典

马面[ mǎ miàn ]

⒈  设在城堡短墙上的战棚。

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卷一一·官政一》:「其城不甚厚,但马面极长且密,予使人步之,马面皆长四丈,相去六七丈。」

⒉  地狱中的鬼卒。

《景德传灯录·卷一一·陇州国清院奉禅师》:「释迦是头狱卒,祖师是马面阿旁。」

马面的详细介绍
  1. 长形的脸面。

    《北史·斛律光传》:“ 光 字 明月 ,马面彪身,神爽雄杰,少言笑,工骑射。”

  2. 迷信传说 阎王 手下的鬼卒,头像马首。

    《西游记》第五六回:“老者道:‘爷爷呀,一个夜叉,一个马面,一个雷公!’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无常》:“然而那又究竟是阴间, 阎罗天子 、 牛首阿旁 ,还有 中国 人自己想出来的马面。”

  3. 古时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。其作用是加固城体,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。

   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官政一》:“其城不甚厚,但马面极长且密。予亲使人步之,马面皆长四丈,相去六、七丈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七:“城成,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,高三丈,门楼、靴城、马面、敌楼悉备。”

马面的释意
长形的脸面; 迷信传说阎王手下的鬼卒,头像马首; 古时沿着城墙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墙面外的墩台。其作用是加固城体,便于观察和夹击攻城敌兵。
马面的英文翻译
Horse-Face, one of the two guardians of the underworld in Chinese mytholog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