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ㄅ一
部首:
五笔:WGKL
笔画:11
五行:水
结构:左右
unicode:506a
gbk码:82bf
部首笔画:2
笔顺: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
偪的基本解释

同“逼”。

偪的释意
(形声。从辵),畐声。本义接近,靠近)
同本义(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、靠近)
逼,近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秦兵逼淝水而陈。(陈布阵)--《资治通鉴》
鸡健进,逐逼之,虫已在爪下矣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不可偪也。--《国语·郑语》
是故入小而不偪。--《淮南子·兵略》
逼,近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诂》
又如逼水(迫近水边);逼曙(天快亮的时候);逼战(近战)
逼迫,即紧紧催促
又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耳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其家逼之,乃投水而死。--《玉台新咏
偪bī 1.逼迫;威胁。 2.迫近;靠近。 3.狭窄,拥挤。 4.畏缩。 5.古代绑腿的布帛带。
偪fù 1.春秋时有偪阳国。见《春秋.襄公十年》。《谷梁传》作"傅阳"。
偪的康熙字典解释

偪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集韻》與逼同。侵迫也。《禮·雜記》君子不僭上,不偪下。

爲行縢之名。《釋名》偪,所以自逼束。今謂之行縢,言以裹脚,可以跳騰輕便也。《禮·內則》偪屨著綦。《註》行縢也。《詩·小雅·邪幅在下註》幅偪也。邪纏於足,所以束脛在股下也。諸侯見天子,人子事父母,皆然。

《揚子·方言》腹滿曰偪。《註》言敕偪也。《晉書·明帝紀》阮孚告溫嶠內迫,卽謂偪也。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方六切,音福。偪陽,地名。見《左傳·襄十年》。

偪的百科
逼(形声。从辵),畐声。本义:接近,靠近)同本义(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、靠近)[approach;getcloseto;pressontowards]逼,近也。――《说文新附》
偪
以偪结尾的词语
偪在中间的成语
偪的英文翻译
bother; compel, pressure, for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