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ōng
注音:ㄉㄨㄥ
部首:
五笔:TUU
笔画:05
五行:火
结构:上下
unicode:51ac
gbk码:b6ac
部首笔画:2
繁体:
笔顺:ノフ丶丶丶
冬的基本解释

1.冬季:隆~。~耕。~眠。在北京住了两~。

2.(Dōng)姓。

3.同“咚”。

冬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表示时序终了,已进入寒冷季节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

  2.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,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,农历十月到十二月

    冬,四时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    无冬无夏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
    冬者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纯传》

    又如:冬暖夏凉;冬酿(冬季酿酒);冬温(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);冬计(寒冬的生计)

  3. 冬月,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[the 12th month]

    适冬(阴历十一月)之望日(十五日)前后,窗外疏梅筛月影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  4. 最后,终

    诰诰作事,毋从我冬始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
  5. 冬冬声 [rub-a-dub;rat-tat;rat-a-tat]——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。

    如:冬冬(形容敲门的声音)

冬的释意
(会意。表示时序终了,已进入寒冷季节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
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,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,农历十月到十二月
冬,四时尽也。--《说文》
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无冬无夏。--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冬者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--《后汉书·张纯传》
又如冬暖夏凉;冬酿(冬季酿酒);冬温(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);冬计(寒冬的生计)
冬月,阴历十一月的俗称
适冬(阴历十一月)之望日(十五日)前后,窗外疏梅筛月影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最后,
冬 dōng.
①四季中的第四季,气候最冷严~。
②象声词。敲鼓或敲门声。
③姓。
【冬不拉】哈萨克族民族弹拨乐器。琴腹为半梨形,琴杆细而长。指板上装有9至12个品位。张弦2根或4根,4度或5度定弦,音高不固定。音色清秀、优美,音量不太大。
【冬草】见【冬虫夏草】。
【冬虫夏草】参见【虫草】。
【冬宫】世界著名宫殿。在列宁格勒。始建于18世纪,原为俄国沙皇的宫殿,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。十月革命中遭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击,并被工人、
士兵占领。现辟为博物馆。
【冬菇】见【香菇】。
【冬瓜】葫芦科,一年生草本。茎上有卷须,叶大,开黄花,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,表面有毛和白色粉状物。是普通蔬菜。种子和皮可入药。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。又叫白瓜。
【冬烘】迂腐浅薄~先生。
【冬候鸟】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,春季飞到较冷的地区繁殖,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。如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。
【冬季风】因海陆差异,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,产生高气压,海洋上是低气压,故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,形成冬季风。在我国冬季经常出现从亚洲内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。
【冬季牧场】可供牲畜冬季放养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。如我国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。在北坡1700-2700米的地带有云杉林。森林带以下的草场为冬季牧场。
【冬眠】动物处于休眠状态以渡过冬季不良环境。表现为不活动、体温下降、昏睡。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现象。又称冬蛰。
【冬蛰】见【冬眠】。
冬的康熙字典解释

冬【子集下】【冫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〔古文〕𣆼𣅈𠘀𠔙𠘗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都宗切,篤平聲。《說文》四時盡也。《禮·月令》天氣上騰,地氣下降。天地不通,閉塞而成冬。《樂記》冬,藏也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冬,終也。《白虎通》冰霜,冬之𠋫也。《鶡冠子·環流篇》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
姓。《韻會》前燕有司馬冬壽。

冬的说文解字解释

冬【卷十一】【仌部】

四時盡也。从仌从夂。夂,古文終字。𠔙,古文冬从日。都宗切

说文解字注

(冬)四時盡也。冬之爲言終也。考工記曰。水有時而凝。有時而釋。故冬从仌。从仌。从𠔾。會意。𠔾亦聲。都宗切。九部。𠔾、古文終字。見糸部。

𣆼)古文冬。从日。

冬的百科
冬读作:dōng,字从仌从夂。四时尽也。古文终字。古文冬从日。字骨刻文演变:引自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十九章第二节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。冬本义是“终”,即一年结束的意思。冬季是四季之一。
冬
以冬结尾的成语
冬的近义词
冬的英文翻译
winter, 11th lunar mon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