剒的基本解释
-
斩;割。
剒的介绍
〈动〉
斩杀;割
剒,斩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鱼曰剒之。——《尔雅》
法剒。——《公羊传·成公二年》
羌两足以毕剒。——《楚辞·怨世》
刳肝剒趾。——《后汉书·董卓传论》
琢磨,雕刻打磨
犀谓之剒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谓治其朴,俱未成器,有此名也。”
剒的释意
剒jī 1.谓祭礼中刺伤牲畜以使出血。 2.切断;割断。
剒的康熙字典解释
剒【子集下】【刀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倉各切《韻會》淸各切《正韻》七各切,音錯。《爾雅·釋器》犀謂之剒。《註》治樸之名。《疏》治其樸,俱未成器也。《玉篇》亦作錯。
剒的说文解字解释
斮【卷十四】【斤部】
斬也。从斤昔聲。側略切
说文解字注
(斮)斬也。斬者、也。
者、
也。斫用衺。斮、
用正。从斤。㫺聲。側略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以剒结尾的词语
剒的英文翻译
(Cant.) to je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