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ㄐㄨ
部首:
五笔:QOI
笔画:08
结构:右上包围
unicode:530a
gbk码:84fb
笔顺:ノフ丶ノ一丨ノ丶
匊的基本解释

1.满握;满捧。

2.用手捧起。

匊的释意
匊jū 1.两手所捧;满握。 2.捧起。 3.古代容量单位。二升为匊。
匊的康熙字典解释

匊【子集下】【勹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〔古文〕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居六切,音菊。《說文》在手曰匊。《徐曰》手掬米,會意。《玉篇》兩手也,滿手也,手中也,物在手也。《詩·唐風》椒聊之實,蕃衍盈匊。《朱子詩》從容出妙句,珠貝爛盈匊。

《韻會》一手曰匊。《詩·小雅》終朝采綠,不盈一匊。《賈島詩》虬龍一匊波,洗蕩千萬春。《集韻》或作掬。

匊的说文解字解释

匊【卷九】【勹部】

在手曰匊。从勹米。居六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掬,非是。

说文解字注

(匊)在手曰匊。唐風。椒聊之實。蕃衍盈匊。小雅。終朝采綠。不盈一匊。毛皆云。兩手曰匊。此云在手。恐傳寫之誤。手部曰。持、握也。握、搤持也。搤、捉也。捉、搤也。把握也。然則在手曰捉、曰搤、曰握、曰持、曰把。不曰匊也。據篇、韵所言則許書之譌久矣。玉篇曰。古文作臼。此語尤誤。臼者、叉手也。叉者、手指相錯也。廣韵以兩手奉物訓臼、誤矣。方言曰。掬、離也。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。此方俗殊語。不係乎本字也。从勹米。會意。米至𢽳。兩手兜之而聚。居六切。三部。俗作掬。

匊的百科
部外笔画:6,总笔画:8五笔86&98:QOI仓颉:PFD郑码:RYUF笔顺编号:35431234四角号码:27920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530A基本字义●匊jūㄐㄩˉ1.满握;满捧。2.用手捧起。
匊
以匊结尾的词语
匊的英文翻译
handfu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