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ㄩˇ
部首:
五笔:AWGJ
笔画:11
结构:左三包围
unicode:532c
gbk码:8550
笔顺:一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フ
匬的基本解释

1.〔瓯(ōu)~〕中国古代一种容器,可容十六斗。亦作“瓯臾”;亦简作“匬”。

2.中国殷代地名。

匬的康熙字典解释

匬【子集下】【匚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集韻》勇主切,音庾。同斞。《說文》量也。《玉篇》器受十六斗。

《集韻》徒侯切,音頭。《說文》甌器也。

匬的说文解字解释

匬【卷十二】【匚部】

甌,器也。从匚俞聲。度侯切

说文解字注

(匬)甌匬器也。大徐無匬字。非是。甌者、小盆也。甌匬二字爲名、則非甌也。玉篇云。余主切。器受十六斗。按玉篇葢謂卽論語與之庾之庾。苞注。十六斗爲庾也。然禮經作十六斗爲籔。今文籔作逾。从匚。兪聲。度侯切。四部。廣韵無此字。

匬的百科
匬,读音:yǔ。部首:匚
匬
匬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