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óng tòng
注音:ㄊㄨㄥˊ ㄊㄨㄥˋ
部首:
五笔:MGKD
笔画:06
五行:火
结构:上三包围
unicode:540c
gbk码:cdac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丨フ一丨フ一
同的基本解释
[ tóng ]

1.相同;一样:~类。~岁。~工~酬。大~小异。条件不~。~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

2.跟…相同:~上。~前。“弍”~“二”。

3.共同:一~。会~。陪~。

4.一同;一齐(从事):~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~住一个宿舍。

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~群众商量。

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~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~往年不一样。

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~这件事无关。

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~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~你出个主意。

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~你一起去。

10.姓。

[ tòng ]

见〖胡同〗。

同的介绍

1. 同 [tóng]

同 [tóng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冃,从口。冃( mào),重复。本义:聚集)

  2. 同本义

    同,合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同重体合类。——《墨子·经上》

    同人亲也。——《易·杂卦》

    六曰同衣服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
    又如:云同(云彩聚集);同天(共存于人世间);同合(使相一致;融会);同流(诸水合流)

  3. 相同,一样,共同(侧重于同样,齐一)

    同事之人,不可不审察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
    鸟兽不可与同群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    同予者何人。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    同于真耶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同于幻耶。

    又如:同心戮力(同心合力);同功一体(功绩地位一样);同号(称号相同;运算符号相同);同忾(相同的愤慨);同义(仁义或道义相同);同义字(意义相同的字);同源字(音、义相同或相近)

  4. 参与;一起干某事

   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,则军士惑矣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    又如:同举(一同举荐);同乐(一同娱乐);同栖(一同栖息);同休(同享福禄);同枕(共枕而卧);同利(共享利益);同车(同乘一车);同室(同居一室)

  5. 共,共一个

   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政》

    俗之同病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
    同社诸君子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  以同姓为吾后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又如:同福(共同的福禄)

  6. 齐一;统一

    死去方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——宋· 陆游《示儿》

〈副〉

  1. 共同。到一处

    同行十二年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   同是宦游人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    少同学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既同寝。

    又如:同参(共同参与);同晷(同受日光照耀);同奖(共同辅助);同庆(共同庆贺);同进(一同前进);同举(一同举荐);同来同去;同吃同住;同宿;同游

〈名〉

  1.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。每隔十二年,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“同”

    奠此中国,四夷来同。——王安石《赠贾魏公神道碑》

  2.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地方百里为同

   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,列国一同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
  3.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

〈介〉

  1. 引进共同行动者 。

  2. 如:我同你去;我同她说话

  3. 给,为

    合共还他三十六,还要同他做一年。——《中国歌谣资料》

〈连〉

  1. 和,表示并列关系 。

  2. 如:我同农民;教师同塾师

  3. 另见 tòng

  4. 衕 tòng

  5. ——见“胡同” hútòng

  6. 另见 tóng

同的释意
同〈动〉
(会意。从冃,从口。冃,重复。本义聚集)
同本义
同,合会也。--《说文》
同重体合类。--《墨子·经上》
同人亲也。--《易·杂卦》
六曰同衣服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又如云同(云彩聚集);同天(共存于人世间);同合(使相一致;融会);同流(诸水合流)
相同,一样,共同(侧重于同样,齐一)
同事之人,不可不审察也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鸟兽不可与同群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同予者何人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同于真耶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同于幻耶。
又如同心戮力(同心
同tóng
⒈一样~样。~等。~感。~工~酬。一视~仁。
⒉共,一起共~。~学。~甘共苦。
⒊和,跟我~你一道走。
⒋相似如~。她的面貌~她妈一样。
⒌指相同~上。~前。"弍"~"贰"。
①志同道合的人。特指政治理想相同的人。
②我国人民之间平等的称呼。
①同父母所生的人,即亲的兄弟姐妹。
②同一国的人台湾~胞。千万万~胞一条心。
①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共鸣深表~情。
②对于别人的言行表示赞同我~情他。
①同一个时候。
②并且,〈表〉进一层这个水库既可抗旱防涝,~时也用于发电。
①生物体把摄取到的养料转化成自身细胞的成分并储存能量。
②使不同于本身的事物转变成为与本身相同的事物。
同(衕)tòng
同的康熙字典解释

同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6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徒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東切,𠀤音桐。《說文》合會也。《玉篇》共也。《廣韻》①也。《易·同人》天與火同人,君子以類族辨物。《書·益稷》敷同日奏罔功。

《廣韻》齊也。《書·舜典》同律度量衡。《詩·小雅》我馬旣同。

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獸之所同。《傳》同猶聚也。

和也。《禮·禮運》是謂大同。《註》猶和也,平也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六律六同。《註》六律合陽聲者,六同合隂聲者。

《典同》掌六律,六同之和。《註》律以竹,同以銅。言助陽宣氣,與之同也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《詩·小雅》赤芾金舄,會同有繹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·井牧其田野註》司馬法曰:十成爲終,十終爲同,同方百里。《疏》謂之爲同者,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,故名百里爲同也。

爵名。《書·顧命》上宗奉同瑁。《註》同,爵。瑁,圭也。

州名。《廣韻》漢馮翊地有九龍泉,泉有九源,同爲一流,因以名之。《韻會》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。

《正韻》通也。《莊子·在宥篇》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。《註》呂吉甫曰:空同之上,無物而大通之處也。

姓。《正字通》唐有同谷。

《盧仝詩》仝不仝,異不異,是謂大仝而小異。

通作童。《列子·黃帝篇》狀與我童者,近而愛之。狀與我異者,疏而畏之。

《釋文》徒貢切,音洞。與詷同。《禮·祭統》鋪筵設同几,爲依神也。《註》同之言詷也。《疏》同之言詷也者,若單作同字,是齊同之同,非詷共之詷。若詷共之詷,則言旁作同。漢魏之時,字義如此,今則總爲一字。

叶徒黃切,音唐。《𨻰琳·答客難》六合咸熙,九州來同。倒載干戈,放馬華陽。①字作北下𤰞

同的说文解字解释

同【卷七】【𠔼部】

合會也。从𠔼从口。徒紅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同,爵名也。《周書》曰:“太保受同嚌,故从口。”史籀亦从口。李陽冰云:“从口。”非是

说文解字注

(同)合會也。从𠔼口。口皆在所覆之下。是同之意也。徒紅切。九部。

同的古汉语解释
tóng
①<形>相同;一样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卿廓开大计,正与孤~。”
②<形>同一。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哀我丧而伐吾~姓。”
③<动>一致;统一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~,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。”
④<动>附和;随同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士大夫多以恤国事,~俗自媚于众为善。”
⑤<动>参与;干预。《谋攻》:“不知三军之事而~三军之政者,则军士惑矣。”
⑥<副>共同;一起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君与廉颇~列。”【同案】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。【同寮】一起任职的官吏,即“同僚”。【同年】⒈同岁;同年龄。⒉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。⒊朋友。
同的百科
同,多音字,有tóng、tòng两个读音,同意为相同参与聚集之意。在“胡同”一词中,读tòng。
同
同的近义词
同的反义词
同的英文翻译
like; with; together; variant of 同; same; see 胡同; similar; (used in given names); a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