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áng
注音:ㄔㄤˊ
部首:
五笔:IPKJ
笔画:14
结构:上中下
unicode:5617
gbk码:874c
简体:
笔顺:丨丶ノ丶フ丨フ一ノフ丨フ一一
嘗的基本解释

1.辨別滋味。通“嚐”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君有疾,飲藥,臣先嘗之。”

2.試探﹑試驗。《左傳•襄公十八年》:“諸侯方睦於晉,臣請嘗之。”杜預•注:“嘗,試其難易也。”

3.經歷:“艱苦備嘗”﹑“飽嘗戰禍”。

4.曾經。《論語•述而》:“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”

5.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。《詩經•小雅•天保》:“禴祠烝嘗,于公先王。”毛亨•傳:“秋曰嘗。”

6.姓。如秦代有嘗頞。

嘗的康熙字典解释

嘗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唐韻》市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羊切,𠀤音常。《說文》口味之也。从旨,尙聲。《詩·小雅》嘗其旨否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百鬼迪嘗。《註》師古曰:嘗謂歆饗也。

《廣韻》試也。《戰國策》疑則少嘗之。《史記·越世家》請試嘗之。

《張耳𨻰餘傳》先嘗秦軍。

《廣韻》曾也。《論語》嘗從事於斯矣。

《玉篇》祭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秋祭曰嘗。《註》嘗新穀。《詩·小雅》禴祠烝嘗。

《廣韻》姓也。《風俗通》孟嘗君之後。《玉篇》同甞。《集韻》或作𨡔

嘗的说文解字解释

嘗【卷五】【旨部】

口味之也。从旨尚聲。市羊切文二重一

说文解字注

(嘗)口味之也。引伸凡經過者爲嘗。未經過爲未嘗。从旨。尙聲。市羊切。十部。

嘗
嘗在中间的词语
以嘗结尾的成语
嘗的英文翻译
already; to experience; to taste; to try; ever; o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