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í
注音:ㄉ一ˇ ㄔˊ
部首:
五笔:FQAY
笔画:08
五行:土
结构:左右
unicode:577b
gbk码:dbe6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丨一ノフ一フ丶
坻的基本解释
[ dǐ ]

山坡。也用于地名,如宝坻(在天津)。

[ chí ]

江河中的小洲或高地。

坻的介绍

1. 坻 [chí]2. 坻 [dǐ]

坻 [chí]

〈名〉

  1.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

    坻,小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水中可居者曰洲,小洲曰渚,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得坻则止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  宛在水中坻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
  2. 另见 dǐ

坻 [dǐ]

〈名〉

  1. 山坡

    坻,坂也。——《埤苍》

    又如:坻颓(山崩;山崩之声)

  2. ——地名用字。河北省有宝坻县 [Di,place name]

  3. 另见 chí

坻的释意
水中的小洲或高地
坻,小渚也。--《说文》
水中可居者曰洲,小洲曰渚,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--《尔雅》
得坻则止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宛在水中坻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坻崿
di
山坡
坻,坂也。--《埤苍》
又如坻颓(山崩;山崩之声)
--地名用字∮北省有宝坻县
坻 chí
①水中小洲或高地。
②涯岸。
③山名。
④泛指山。
坻 dǐ地名用字∮北省有宝坻县。
坻的康熙字典解释

坻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唐韻》直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𨻰尼切《正韻》𨻰知切,𠀤音墀。《爾雅·釋水》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《詩·秦風》宛在水中坻。

水中高地也。《詩·小雅》曾孫之庾,如坻如京。《左傳·昭十二年》晉侯以齊侯宴,中行穆子相,投壷。晉侯先,穆子曰:有酒如淮,有肉如坻。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𠀤音紙。止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蔡墨論養龍官曰:官宿其業,其物乃至,若冺棄之,物乃坻伏。

場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梁宋之閒,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。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都禮切《集韻》典禮切,𠀤音此。隴阪。秦人謂坂曰坻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坂坻嶻𡾹而成巘。或作𡊆𡊇

坻的说文解字解释

坻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
小渚也。《詩》曰:“宛在水中坻。”从土氐聲。𣲋,坻或从水从夊。𣹡,坻或从水从耆。直尼切

说文解字注

(坻)小渚也。爾雅曰。小州曰渚。小渚曰沚。小沚曰坻。毛詩周南、秦傳曰。水中可居者曰州。渚、小州也。坻、小渚也。小渚曰沚。今按毛傳不應坻沚同訓。若云坻、小沚也。小渚曰沚。則於爾雅合。許水部渚下引爾雅小州曰渚。沚下云小渚也。皆與爾雅、毛傳同。則此小渚亦當作小沚明矣。坻者、水中可居之冣小者也。从土。氐聲。直尼切。十五部。與十六部之坁迥別。詩曰。宛在水中坻。秦風蒹葭文。

𣲋)坻或从水。从夊。夊聲。

𣹡)坻或从水耆。耆聲。

坻的古汉语解释
chí
①<名>水中小洲或高地。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“遡游从之,宛在水中~。”
②<名>宫殿的台基或台阶。何晏《景福殿赋》:“罗疏柱之汩越,肃~鄂之锵锵。”
③<名>蚂蚁巢外的松土。潘丘《藉田赋》:“~场染履,洪縻在手。”
dǐ山坡;斜坡。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坂~嶻嶭而成巘,谿壑错缪而盘纡。”(嶻嶭:高峻的样子。:山峰。错缪:错杂。)zhǐ“坻”的讹字。止。见“坻伏”。【坻聩】山崩,山崩之声。扬雄《解嘲》:“功若泰山,响若~。”【坻伏】隐伏,潜藏不出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官宿其业,其物乃至;若泯弃之,物乃~,郁湮不育。”(宿:久安。郁湮:忧闷而不舒展的样子。)
坻的百科
汉字“坻”有两个基本读音,即dǐ和chí,分别有各自的释义和用法。
坻
坻的英文翻译
islet; rock in river; place 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