垡的基本解释
-
1.翻耕过的土块:打~。深耕晒~。
2.地名用字:榆~(在北京)。落~(在河北)。
垡的介绍
〈动〉
耕地翻土
余期报恩后,谢病老耕垡。——唐· 韩愈《送文畅师北游》
又如:垡子地(方言。经翻耕的土地)
〈名〉
翻耕过的土块
逆垡掷豆,然后劳之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大豆》
又如:垡头(方言。土块)
垡的释意
垡〈动〉
耕地翻土
余期报恩后,谢病老耕垡。--唐·韩愈《送文畅师北游》
又如垡子地(方言。经翻耕的土地)
垡〈名〉
翻耕过的土块
逆垡掷豆,然后劳之。--《齐民要术·大豆》
又如垡头(方言。土块)
垡 fá
⒈耕地翻土。又指翻过的土块~地。晒~。
⒉量词。(相当于)次,番耕地两~。
⒊见于地名。榆~,在北京市。落~,在河北省。
垡的康熙字典解释
垡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6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越切,音伐。耕起土也。《韓愈詩》予期拜恩後,謝病老耕垡。或从發,垡墢。亦作㘺。
垡的说文解字解释
坺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
治也。一曰臿土謂之坺。《詩》曰:“武王載坺。”一曰塵皃。从土犮聲。蒲撥切
说文解字注
(坺)坺土也。坺字各本無。今補。厽下曰。絫坺土爲牆壁。凡初出於田爲坺土。稍治之乃爲凷。一臿土謂之坺。一下各本有日字。今依玄應書卷二十、廣韵十三末正。木部曰。㭒、臿也。鍫臿詳見木金二部。一臿所起之土謂之坺。今人云坺頭是也。耒部曰。耕廣五寸爲伐。二伐爲耦。與考工記二耜爲耦。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。稍不同。鄭云。畎土曰伐。伐卽坺。依考工記二耜之土爲伐。許云一枱之土爲伐。卽此云一臿土謂之坺也。惟臿與枱不同物耳。从土。犮聲。本在塵皃下。今移此。蒲撥切。十五部。詩曰。武王載坺。商頌長發文。今詩作旆。傳曰。旆、旗也。按毛詩當本作坺。傳曰。坺、旗也。訓坺爲旗者、謂坺卽旆之同音叚借也。此如小宛訓題爲視。謂題卽眡之叚借。斯干訓革爲翼。謂革爲?之叚借。若此之類。不可枚數。淺學者少見多怪。乃改坺爲旆。以合旗訓。葢亦久矣。許之引此詩則偁經說叚借之例。如引無有作、說
卽好。引朕垐讒說、說堲卽疾。一曰塵皃。坺之言蓬勃也。
垡的百科
垡,读音fá;指耕地翻土;或指翻耕出来或挖出的土块。也叫垡头

垡在中间的词语
垡的英文翻译
to turn the soil; (used in place names); upturned so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