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一ˋ
部首:
五笔:AGNY
笔画:03
五行:火
结构:单一
unicode:5f0b
gbk码:dfae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フ丶
弋的基本解释

1.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:~获。~凫与雁。

2.用来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。

3.姓。

弋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:小木桩。今字作“杙”)

  2. 同本义

    以钩弋压下枝,令着地。——《齐民要术》

  3. 系有绳子的箭,用来射鸟 。

    如:弋(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);弋罗(矢缴和罗网);弋缴(猎取飞鸟的箭)

  4. 指禽鸟

    十二月,鸣弋。弋也者,禽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》

  5. 姓氏

    美孟弋矣。——《诗·傭风·桑柔》

〈动〉

  1. 射。用带绳子的箭射猎

    戈,缴射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弋凫与雁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。疏:“弋,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。”

    公弋取彼在穴。——《易·小过卦》。虞注:“弋,矰缴射。”

    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。——《庄子·佉箧》

    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。注:“弋,缴射之也。”

    又如:弋射(射鸟)

  2. 取 。

    如:弋窃(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)

〈形〉

  1. 黑色

    身衣弋绨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
    又如:弋祶(黑色粗厚的丝织物)

弋的释意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小木桩。今字作杙”)
同本义
以钩弋压下枝,令着地。--《齐民要术》
系有绳子的箭,用来射鸟
指禽鸟
十二月,鸣弋。弋也者,禽也。--《大戴礼记》
姓氏
美孟弋矣。--《诗·傭风·桑柔》
射。用带绳子的箭射猎
戈,缴射也。--《玉篇》
弋凫与雁。--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。疏弋,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。”
公弋取
弋yì
⒈〈古〉用带绳子的箭射~白鹄。泛指射猎~获。
⒉取~其能者。
弋的康熙字典解释

弋【寅集下】【弋部】 康熙筆画:3画,部外筆画:0画

《唐韻》與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逸職切,𠀤音翊。《玉篇》繳射也。《韻會》弋,繳射飛鳥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弓矢》矰矢,茀矢用諸弋射。《冬官·考工記》弓人爲弓,往體多,來體寡,謂之夾庾之屬,利射侯與弋。《詩·鄭風》弋鳧與鴈。《疏》弋謂以繩繫矢而射也。《列子·湯問篇》蒲且子之弋也。弱弓纖繳,乗風振之,連雙鶬於靑雲之際。《註》蒲且子,古善弋射者。

左弋,官名。《前漢·百官表》少府屬有左弋。太初元年,更名爲佽飛,掌弋射。

《韻會》弋,取也。《書·多士》非我小國,敢弋殷命。《註》弋,取也。《疏》弋,射也。射而取之,故弋爲取也。

《玉篇》橛也。所以挂物也。《爾雅·釋宫》雞棲於弋爲榤。《疏》弋,橜也。《玉篇》一作杙。

《釋宮》樴謂之杙。《註》橜也。

黑色。《前漢·文帝紀贊》身衣弋綈。《註》如淳曰:弋,皁也。師古曰:弋,黑色也。

水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鄱陽郡弋陽縣,舊曰葛陽,有弋水。

縣名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北地郡弋居縣。

國名。《前漢·𨻰湯傳》南排,月氏,山離,烏弋。《註》山離,烏弋,去中國二萬里。《揚雄·長楊賦》登南山瞰烏弋。

《後漢·西域傳》栗弋,國屬康居,出名馬蒲萄酒,特有名焉。

無弋,羌部名。《後漢·西羌傳》羌無弋爰劒者,秦厲公時爲秦所拘執,以爲奴隸,後得亡歸。羌人以奴爲無弋,以爰劒嘗爲奴隸,故因名之。

姓。《姓苑》出河東。今蒲州有弋氏。《詩·鄘風》美孟弋矣。《註》弋,姓也。

與㚤通。《韻會》㚤,婦官。通作弋。漢有鉤弋夫人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孝武鉤弋趙倢伃。武帝巡狩過河閒,使使召之。旣至,女兩手皆拳,上自披之,手卽時伸。號曰拳夫人,居鉤弋宮。

弋的说文解字解释

弋【卷十二】【𠂆部】

橜也。象折木衺銳著形。从𠂆,象物挂之也。與職切文二

说文解字注

(弋)橜也。木部橜下曰。弋也。二篆爲轉注。爾雅曰。橜謂之杙。按俗用杙爲弋。顧用弋爲隿射字。其誤久矣。杙者、劉劉杙也。不爲橜弋字。弋象形。故不从木也。象折木衺銳者形。者各本作著。不可通。今正。古箸與者無二字。箸卽者字。折木之衺銳者爲橜。故上體象其衺銳。𠂆象物挂之也。凡用橜者爲有所表識。所謂楬櫫也。故有物挂之。又若舟之??亦是。所以系舟也。故用𠂆爲合體之象形。與職切。一部。

弋的古汉语解释
①<动>用带绳子的箭射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~白鹄。”泛指射猎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出则渔~山水,入则言咏属文。”
②<动>取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~其能者。”
弋的百科
弋中国汉字,读作yì。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:小木桩。今字作“杙”。
弋
弋的英文翻译
to sho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