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ōng
注音:ㄍㄨㄥ
部首:
五笔:XNGN
笔画:03
五行:木
结构:单一
unicode:5f13
gbk码:b9ad
部首笔画:3
笔顺:フ一フ
弓的基本解释

1.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,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,拉开弦后,猛然放手,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:~箭。弹~。左右开~。一张~。

2.(~儿)弓子:弹棉花的绷~儿。

3.丈量地亩的器具,用木头制成,形状略像弓,两端的距离是5尺。也叫步弓。

4.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,1弓等于5尺。

5.使弯曲:~背。~着腰。~着腿坐着。

6.姓。

弓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弓形,有弓背和弓弦,后省去弓弦,只剩下弓背,隶变后变成现在的“弓”字。“弓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弓”的字多与“弓箭”有关系。本义:射箭或打弹的器械)

  2. 同本义

    弓,兵也,所以发矢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弓,揉木而弦之以发矢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
    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
    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

    毋弛而弓,一栖两雄。——《韩非子·扬权》

   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
    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—— 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

    又如:弓手(亦作“弓箭手”。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、缉捕的兵卒);弓壶(有“弓”字铭文的酒器;装弓的袋);弓号(弓);弓剑(弓与剑);弓箕(弓和箕。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)

  3.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[anything bow-shaped]

   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。——《范爱农》

    剑花寒不落,弓月晓逾明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隋·明余庆·军行》

    又如:弹弓;胡琴弓;弓小(弓形而纤小);弓弯(弓鞋。指缠脚妇女穿的鞋)

  4.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。

    如:连弓;分弓;顿弓;连顿弓;击跳弓;弹跳弓;抛弓

  5. 丈量土地的器具,用木制成,形状似弓 [old unit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land(=5尺)],两端距离是五尺,也叫步弓

    侯道五十弓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记》

    丈地弓制不真,责之弓手。——清· 黄六鸿《清文部·责经手》

    又如:弓手(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)

〈量〉

  1.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,一弓为五尺、三百六十弓为一里

    自冢至麓,凡二百弓。——唐· 陆龟蒙《送小鸡山樵人序》

    又如:弓口(尺寸。弓: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)

〈动〉

  1. 弯曲,引申为弯身,指行礼

    据唐·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》载,谓有士人醉卧,见妇人踏歌曰:“舞袖弓腰浑忘却,蛾眉空带九秋霜。”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?歌者笑曰:“汝不见我作弓腰乎?”乃返首髻及地,腰势如规

    又如:弓腰人(古指舞伎);弓身

弓的释意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弓形,有弓背和弓弦,后省去弓弦,只剩下弓背,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”字。弓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弓”的字多与弓箭”有关系。本义射箭或打
弹的器械)
同本义
弓,兵也,所以发矢。--《说文》
弓,揉木而弦之以发矢。--《正字通》
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毋弛而弓,一栖两雄。--《韩非子·扬权》
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行人弓箭各在腰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
弓gōng
⒈弯曲~腰。~背。
⒉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强~硬弩。手握弹~。
⒊像弓的用具或部件琴~子。弹花~。
⒋旧时丈量地亩的用具与计量单位。一~约为五市尺,二百四十平方~为一亩。
弓的康熙字典解释

弓【寅集下】【弓部】 康熙筆画:3画,部外筆画:0画

《唐韻》居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雄切《正韻》居中切,𠀤音宮。《說文》弓,以近窮遠。象形。《釋名》弓,穹也。張之穹穹然也。《山海經》少皡生般,是始爲弓。《荀子·解蔽篇》倕作弓,浮游作矢,而羿精於射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弓人爲弓,取六材,必以其時。六材旣聚,巧者和之。幹也者以爲遠也,角也者以爲疾也,筋也者以爲深也,膠也者以爲和也,絲也者以爲固也,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。

車蓋橑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》弓鑿廣四枚。《註》弓,蓋橑也。《疏》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。

射侯之數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侯道五十弓。《疏》六尺爲步,弓之古制六尺,與步相應,而云弓者,侯之所取數,宜於射器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司裘註》凡侯道,虎九十弓,熊七十弓,豹麋五十弓。

量地之數。《度地論》二尺爲一肘,四肘爲一弓,三百弓爲一里。三百六十步爲一里,卽三百弓也。《西域記》鼓小者聞五百弓。《註》五百弓,二里半也。

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河閒國有弓高縣。《史記·韓王信傳》漢封頹當爲弓高侯。

水名。《史記·霍去病傳》濟弓閭。

姓。《廣韻》魯大夫叔弓之後。《韻會》漢有光祿勳弓祉。

與肱通。《公羊傳·昭三十一年》黑弓以濫來奔。《註》黑弓,二傳作黑肱。

與穹通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穹閭。《註》索隱曰:一作弓閭。弓音穹,蓋謂以氊爲閭,崇穹然。

弓的说文解字解释

弓【卷十二】【弓部】

以近窮遠。象形。古者揮作弓。《周禮》六弓:王弓、弧弓以射甲革甚質;夾弓、庾弓以射干侯鳥獸;唐弓、大弓以授學射者。凡弓之屬皆从弓。居戎切

说文解字注

(弓)竆也。補此二字。以㬪韵爲訓之例也。㠯近竆遠者。者字今補。象形。居戎切。古音在六部。讀如肱。古者揮作弓。郭景純引世本曰。牟夷作矢。揮作弓。此等皆當出世本作篇。揮、黃帝臣。周禮。六弓。王弓、弧弓㠯䠶甲革甚質。夾弓、庾弓㠯䠶干侯鳥獸。唐弓、大弓㠯授學䠶者。夏官司弓矢文也。說詳鄭注。甚質今作椹質。按故書作鞎。大鄭云。鞎當爲椹。許書無椹字。葢許從鄭。鄭本作甚也。干今作豻。凡弓之屬皆从弓。

弓的百科
弓是象形字。甲骨文字形,象弓形,有弓背和弓弦,后省去弓弦,只剩下弓背,隶变后变成如今的“弓”字。“弓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弓”的字多与“弓箭”有关系,本义为射箭或打弹的器械,多与“弓箭”有关系;又指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;弯曲,引申为弯身,指行礼。
弓
弓的英文翻译
a bow (weapon); CL:张; to arch (one's back etc); surname Gong; to b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