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一ˋ
部首:
五笔:TMCY
笔画:07
五行:土
结构:左右
unicode:5f79
gbk码:d2db
部首笔画:3
笔顺:ノノ丨ノフフ丶
役的基本解释

1.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:劳~。徭~。

2.强迫驱使;使唤:奴~。~使。

3.旧指供使唤的人:仆~。

4.战役:平型关之~。

5.兵役:现~。

役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古文作伇。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持殳( shū)击人。本义:服兵役,戍守边疆)

  2. 同本义

    役,戍边也。执殳巡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若起野役。——《周礼·遂人》

    听政役以比居州长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宰》

    行役之事。——《周礼·师田》

    君子于役,如之何勿思。——《诗·王风》。郑玄笺:“行役多危难,我诚思之。”

    弃政而役,非其任也。——《国语》

    又如:役夫(服役的人);役民(服役的人);役卒(服役的人)

  3. 役使,驱使

    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
    又如:役车(供役用的车);役徒(服工役的人);役属(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);役养(役使;役使休养);役法(为法令所役使);役物(役使外物为我所用);役令(役使,驱遣)

〈名〉

  1. 劳役

    兵久不辍,民困于役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    又如:役丁(服劳役者);役作(工役劳作);役所(役作的处所);役庸(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)

  2. 服劳役的人

    季氏使其乘之人,以其役邑入者无征。——《左传》。 孔颖达疏:役谓共官力役,帅今之丁也

  3. 仆人

    汝辈幼小,家贫无役,柴水之劳,何时可免?——《南史》

    虽留下几户穷民,只好奔走官差,那有空役等雇。——《京本通俗小说》

  4. 门生,弟子

    儒家之徒董无心,墨家之役缠子,相见讲道。——《论衡》

  5. 事情

    为此役也,子若以君命赐之,其已。——《左传》。杜预注:役,事也

  6. 事件

    鸿门之役,微项伯几殆。——宋· 陈亮《酌古论一》

  7. 士卒,服兵役的人

   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,遵汶之上。——《国语》。 韦昭注:“役,兵也。”

  8. 职责,职分

    万物各有役,吾生何所营。——宋· 陆游《晓赋》

  9. 战斗;战争

    秦穆公伐 郑之役,考之《左传》,其谏而止之,哭而送其子者,独 蹇叔而已。—— 金· 王若虚《史记辨惑二》

    又如:台儿庄之役

  10. 差役

    宰悦,免成役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役的释意
(古文作伇。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持殳击人。本义服兵役,戍守边疆)
同本义
役,戍边也。执殳巡行也。--《说文》
若起野役。--《周礼·遂人》
听政役以比居州长。--《周礼·小宰》
行役之事。--《周礼·师田》
君子于役,如之何勿思。--《诗·王风》。郑玄笺行役多危难,我诚思之。”
弃政而役,非其任也。--《国语》
又如役夫(服役的人);役民(服役的人);役卒(服役的人)
役使,驱使
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--《书·大诰》
又如役车(供役用的车);役徒(服工役的人);
役yì
⒈战事战~。
⒉从事军务兵~。预备~。现~军人。
⒊使唤,驱使~使。奴~。
⒋劳力,需要出力气的事劳~。
⒌旧时称被役使的人仆~。差~。衙~。
役yī 1.服兵役;戍守边疆。 2.服兵役的人,士兵。 3.事。 4.战役。 5.借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。 6.役使;差遣。 7.劳役;役作之事。 8.服劳役的人。 9.职任,
职务。 10.充任;供职。 11.仆役。 12.门徒,弟子。 13.使被吸引而不由自主。 14.引申指牵缠,羁束。 15.营卫,保养。参见"役心"。 16.施行。 17.行列。亦
指排成行列。《诗.大雅.生民》"荏菽旆旆,禾役穟穟。"郑玄笺"役,列也。"孔颖达疏"种禾则使有行列,其苗则穟穟然美好。"一说通"颖",禾茎。
役的康熙字典解释

役【寅集下】【彳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〔古文〕𠈿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營隻切,音疫。《說文》戍邊也。《詩·小雅·采薇序》遣戍役,以守衞中國。

《玉篇》使役也。《易·說卦》致役乎坤。《書·大誥》予造天役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田役以馭其衆。

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。《註》得此不止,復逐於彼,疲役終身也。

凡役使之人曰厮役。《前漢·張耳𨻰餘傳贊》其賔客厮役,皆天下俊桀。

列也。《詩·大雅》禾役穟穟。《傳》役,列也。《疏》種禾,則使有行列,其苗穟穟然美好也。《韻會》或作伇。

役的说文解字解释

役【卷三】【殳部】

戍邊也。从殳从彳。𠈧,古文役从人。營隻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彳,步也。彳亦聲。

说文解字注

(役)戍也。依韵會訂。戍、守邊也。司馬法曰。弓矢圉。殳矛守。戈?助。凡五兵。長以衞短。短以救長。按圉、古禦字。今周禮注作圍。誤。殳所以守也。故其字從殳。引伸之義凡事勞皆曰役。又生民詩。禾役穟穟。役者、穎之假借。禾部兩引詩皆作禾穎。从殳彳。彳取巡行之意。營隻切。十六部。

𠈧)古文役。从人。與戍從人持戈同意。

役的古汉语解释
①<名>兵役。《石壕吏》:“急应河阳~,犹得备晨炊。”
②<名>劳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更若~,复若赋,则何如?”
③<名>战争;战役。《<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“死事之惨,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~为最。”
④<动>驱使;役使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既自以心为形~,奚惆怅而独悲?”
⑤<名>门徒。《庄子·更桑楚》:“老聃之~,有庚桑楚者,偏得老聃之道。”(老聃:老子。)
役的百科
基本字义役,yì服兵务,从军:从役。现役。战事:战役。服劳力之事:劳役。徭役。使唤:役使。奴役。被役使的人:役夫。役徒。仆役。杂役。笔画数:7;部首:彳;
役
役在中间的成语
役的英文翻译
to enserf; obligatory task; campaign; military service; servant (old); to use as servant; forced labor; battle; corvée; w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