惇的基本解释
-
敦厚;笃厚。
惇的介绍
〈形〉
(形声。本义:敦厚,笃实)
同本义
惇,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惇大成裕。——《书·洛诰》
惇德允元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惇叙九族。——《书·皋陶谟》
守学弥惇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四》
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。——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
又如:惇大(敦厚宽大);惇谨(惇厚谨慎);惇朴(仁厚朴实);惇厚(笃实宽厚);惇惇(仁厚的样子)
诚信
惇,信也。燕曰惇。——《方言·七》
〈动〉
崇尚; 重视
惇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——《书·武成》
劝勉 。
如:惇帅(勉力遵循);惇诲(勤勉教诲);惇学(劝勉学习)
惇的释意
惇
(形声。本义敦厚,笃实)
同本义
惇,厚也。--《说文》
惇大成裕。--《书·洛诰》
惇德允元。--《书·舜典》
惇叙九族。--《书·皋陶谟》
守学弥惇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惟戾以惇谨复终相位。--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
又如惇大(敦厚宽大);惇谨(惇厚谨慎);惇朴(仁厚朴实);惇厚(笃实宽厚);惇惇(仁厚的样子)
诚信
惇,信也。燕曰惇。--《方言·七》
惇
崇尚; 重视
惇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--《书·武成》
劝勉
惇 敦厚;纯厚。
惇dūn 1.敦厚;笃实。 2.笃守。 3.注重;重视。 4.勤勉。
惇的康熙字典解释
惇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
都昆切,音敦。《說文》厚也。本作
。从心
聲。今作惇。《書·舜典》惇德允元。《註》厚也。《禮·內則》皆有惇史。《註》史之孝厚者也,非官名也。
又通作敦。《毛傳》厚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勉也。《疏》厚相勉也。
又《廣韻》章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朱倫切,音諄。《廣韻》心實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殊倫切,音純。亦厚也。《禮·樂記》樂者敦和。《註》作惇。音純。通作醇。《正字通》俗惇字。惇字所从享字上部類似
髙
,如
字。
惇的说文解字解释
惇【卷十】【心部】
厚也。从心聲。都昆切
说文解字注
(惇)厚也。厚當作。凡
厚字當作此。今多作
厚。叚借。非本字。
者、怒也。詆也。一曰誰何也。雒誥。
大成裕。从心。
聲。都昆切。十三部。
惇的古汉语解释
惇
dūn
①<形>敦厚;厚道;诚实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荀家~。”《韩非子·诡使》:“~悫纯信,用心怯言。”
②<动>注重;推崇。《尚书·武成》:“~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”
③<动>劝勉;勤勉。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奉~学不仕,好律历阴阳之占。”

以惇开头的成语
惇的英文翻译
kindhearted; hon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