憝的基本解释
-
1.怨恨。
2.坏;恶:大~。
憝的介绍
〈动〉
怨恨;憎恶
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——《书·康诰》。孔传:“人无不恶之者。”
〈形〉
凶恶 。
如:憝魁(犹首恶)
〈名〉
恶人
愠韩 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。—— 潘岳《西征赋》
憝的释意
憝
怨恨;憎恶
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--《书·康诰》。孔传人无不恶之者。”
憝
凶恶
憝
恶人
愠韩 马之大憝,阻关谷以称乱。--潘岳《西征赋》
憝duì 1.怨恨;憎恶。 2.灭亡。 3.奸恶。亦指恶人。
憝的康熙字典解释
憝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對切《正韻》杜對切,
音隊。《說文》怨也。从心敦聲。《書·康誥》凡民罔弗憝。
又惡也。《書·康誥》元惡大憝。謂大可惡也。
又《集韻》杜罪切,音錞。恨也。或作譈懟,亦書作憞。
憝的说文解字解释
憝【卷十】【心部】
怨也。从心敦聲。《周書》曰:“凡民罔不憝。”徒對切
说文解字注
(憝)怨也。从心。聲。徒對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周書曰。凡民㒺不
。康誥文。今作凡民自得罪。寇攘姦宄。殺越人于貨。?不畏死。㒺弗憝。孟子引作凡民㒺不?。

以憝结尾的成语
憝的英文翻译
dislike; h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