扢的基本解释
-
1.擦拭:“~嘉坛,椒兰芳。”
2.取。
-
1.颂扬:扬~。
2.扬起:把眉一~。
-
1.喜悦:“子路~然执干而舞。”
2.击。
-
1.〔~搭〕古同“疙瘩”,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。
2.〔~秃〕突起的头疮,如“亲母为其子治~秃。”
扢的康熙字典解释
扢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3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忽切,音骨。摩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扢嘉壇,椒蘭芳。《註》摩拭其壇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挂扢而爲創痏。
又《唐韻》戸骨切《集韻》胡骨切,音鶻。
又《集韻》下沒切,音齕。義同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居乙切,音訖。擊也。
又《集韻》許訖切,音迄。奮舞貌。一曰喜也。《莊子·讓王篇》子路扢然執干而舞。
又魚乞切,音屹。義同。
又九傑切,音紇。拔引也。《正字通》同㧉,省文。
扢的百科
扢字是一个多音多义字。

扢的英文翻译
sprightful; to rub; cle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