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āo
注音:ㄔㄠ
部首:
五笔:RITT
笔画:07
五行:金
结构:左右
unicode:6284
gbk码:b3ad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丨一丨ノ丶ノ
抄的基本解释

1.誊写:~文件。~稿子。

2.照着别人的作品、作业等写下来当做自己的:~袭。这文章是~人家的。

3.搜查并没收:查~。家产被~。

4.从侧面或较近的小路过去:包~。~近道走。

5.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:~手。

6.抓取;拿:~起一把铁锨就走。

抄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少声。本义:叉取)

  2. 同本义

  3. 掠取,抢掠 。

    如:抄暴(以武力掠取);抄夺(抢劫掠夺);抄掠(搜劫他人财物)

  4. 抄写 。

    如:抄集(抄录编集);抄白(抄本;副本)

  5. 搜查并没收

   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   又如:抄籍(抄没并登记归公);抄没(查抄没收)

  6. 从侧面绕过去 。

    如:抄击(绕道击敌);抄近(走近路)

  7. 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[fold (one's arms)]。

    如:抄手;抄着腰(叉着腰)

  8. 顺手牵羊拿走 。

    如:谁把我的字典抄走了

  9. 迅速拿起 。

    如:抄起一把锹就走了

〈名〉

  1. 匙子;小勺

    两个初煨黄栗子,半抄新炒白芝麻。——《清史稿》

抄的释意
(形声。从手,少声。本义叉取)
同本义
掠取,抢掠
抄写
搜查并没收
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抄籍(抄没并登记归公);抄没(查抄没收)
从侧面绕过去
两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
顺手牵羊拿走
抄 chāo
①写~作业、~书本。
②照着别人的作品、作业等写下来当做自己的~袭。
③搜查并没收~家。
④从侧面或较近的路过去~近路走。
⑤两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~着手。
⑥同'绰
①'。
【抄本】抄写的书本。宋代以前,书本全靠手抄,宋代以后,雕版印刷盛行,但少数流传面不广的书仍以抄本形式流传。
【抄袭】
①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作自己的。
②机械地沿用别人的经验、方法等。
③(军队)绕道袭击敌人。
抄chāo
⒈誊写~写。照~。
⒉掠夺,搜查~家。~身。
⒊用瓢或勺取物。
⒋从侧面过去~近路。~到敌人后面去。
⒌拿起~起车把。
①抄别人的文章、作品等当作自己的。
②死板的沿用别人的经验、方法等。
③绕到敌人的背面或侧面,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。
①两手交叉于胸前。
②一种用面皮包馅,包成菱角形的食品。
⒏通"绰"~起。~波菜。
抄chào 1.用耖整地。即将翻耕过的土壤再用耖进行浅耕松土。 2.泛指翻土。
抄的康熙字典解释

抄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楚交切《集韻》初交切,𠀤與鈔同。叉取也。《杜甫詩》飯抄雲子白。《韓愈詩》匙抄爛飯穩送之。

《廣韻》略取也。《魏志·太祖紀註》抄略諸郡。

《增韻》謄寫也。《通俗文》遮取謂之抄,寫錄之目亦謂之抄。

姓。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。

《集韻》楚絞切,音炒。抄掠也。

《唐韻》初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楚教切,𠀤鈔去聲。亦略取也。

《集韻》桑何切,音娑。摩挱之挱亦省作抄。《集韻》或作摷。本作鈔。

抄的说文解字解释

劋【卷四】【刀部】

絕也。从刀喿聲。《周書》曰:“天用劋絕其命。”子小切

说文解字注

(劋)絕也。夏書甘誓。天用劋絕其命。天寶巳前本如是。釋文曰劋子六反。玉篇子小反。馬本作剿。宋開寶巳前本如是。今玉篇劋子小切。絕也。剿同上。此顧希馮之舊也。自衞包改劋爲勦。以刀部訓絕之字。改爲力部訓勞之字。於是五經文字力部曰。勦見禮記。又見夏書。而刀部反無剿字。開寶中改釋文劋爲勦、剿爲巢。羣經音辨、集韵等皆云勦、絕也。重紕貤繆。莫能諟正。葢衞包當日改劋爲從刀之剿猶可說也。改爲從力之勦則不可說矣。王莽傳。郭欽封劋胡子。又詔曰。將遣大司空征伐劋絕之矣。此用夏書也。外戚傳。命樔絕而不長。此假借字也。說文水部?、讀若夏書天用勦絕。此必淺人以衞包本改之也。曲禮。毋剿說。字從刀、不從力。从刀。喿聲。子小切。二部。周書曰。周者夏之誤。天用劋絕其命。

抄的古汉语解释
chāo
①<动>叉取。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~獑猢,揽貊(豸国)。”
②<动>掠夺。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时匈奴数~郡界,边境苦之。”
③<动>从侧面或近路过去。
④<动>用匙取物。韩愈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匙~烂饭稳送之,合口软嚼如牛呞。”
⑤<动>誊写,抄录。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好读书,或手自~写。”
⑥<量>古代十撮为一抄。《孙子算经》:“十撮为一~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。”【抄暴】劫掠滋扰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而匈奴转盛,~日增。”【抄撮】1.摘录,摘抄。2.超拔。3.微细。《刘子·从化》:“钧石虽平,不能无~之较。”【抄掇】摘录。《新唐书·儒学传下》:“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,有如~,诸儒共非之。”【抄夺】抢劫。《南齐书·张敬儿传》:“百姓既相~。”【抄掠】抢劫,掠取财物。《魏书·太祖记》:“~诸郡。”
抄的百科
抄:宋代斗栱出一跳华栱称为“一抄”,或“出一卷头”。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,或出两卷头。
抄
抄在中间的成语
以抄结尾的成语
抄的英文翻译
to make a copy; to raid; to search and seize; to grab; to plagiarize; to fold one's arms; to go off with; to take a shortcut; to make a turning mo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