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一ˋ
部首:
五笔:RQBH
笔画:07
五行:土
结构:左中右
unicode:6291
gbk码:d2d6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丨一ノフフ丨
抑的基本解释

1.向下按;压制:~制。~郁。压~。~强扶弱。~恶扬善。

2.姓。

3.表示选择,相当于“或是”、“还是”:求之欤,~与之欤?

4.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可是”、“但是”、“然而”:多则多矣,~君似鼠。

5.表示递进,相当于“而且”:非惟天时,~亦人谋也。

抑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本写作“归”。会意。小篆字形,象用手抑人使跽。本义:按,向下压)

  2. 同本义

    抑之欲其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又如:抑按(按压);抑首(按其首);抑搔(按摩抓搔);抑扬(按下与上举)

  3. 抑制

    抑其兼并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   不可遏抑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
    又如:抑勒(压制被扣);抑情(克制感情);抑引(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);抑末(抑制商贾);抑志(抑制自己的志向);抑枉(抑制邪辟);抑削(抑制削弱);抑挫(抑制折挫)

  4. 教之春秋,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    又如:抑卑(贬低);抑贬(贬低);抑退(黜退;贬退);抑损(贬低;贬损);抑黜(亦作“抑绌”。贬废;排斥)

  5. 阻止 。

    如:抑割(遏止舍弃);抑阻(阻挠;阻止)

  6. 强行;强迫

    乙卯,诏诸路散青苗钱,禁抑配。——《宋史·神宗纪二》

    又如:抑配(强行分配);抑勒(强逼;压制);抑逼(强迫);抑留(强行留住);抑掠(强夺);抑买(强行购买);抑夺(剥夺;强行夺取);抑籴(强行收购粮食)

  7. 忧郁 。

    如:抑抑(忧郁的样子);抑悒(忧郁)

  8. 或是,还是

    抑其无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抑未死耶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吾能之乎?抑汝能之乎?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  9. 但是;不过

    抑愈所谓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  抑不知生。

    抑又有难。

    又如:抑岂(难道);抑且

  10. 而且

    非独晓其文,抑亦深其义。——《太平广记》

    又如:抑且(而且)

  11. 表示推测,可译为“或许”、“也许”

    抑本其成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
  12. 用在句首,无义

    抑又闻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抑的释意
(本写作归”。会意。小篆字形,象用手抑人使跽。本义按,向下压)
同本义
抑之欲其奥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抑按(按压);抑首(按其首);抑搔(按摩抓搔);抑扬(按下与上举)
抑制
抑其兼并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不可遏抑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又如抑勒(压制被扣);抑情(克制感情);抑引(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);抑末(抑制商贾);抑志(抑制自己的志向);抑枉(抑制邪辟);抑削(抑制削弱);抑挫(抑制折挫)
教之春秋,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。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又如
抑yì
⒈按,向下压跟"扬"相对高者~之。下者举之。
⒉压制~制。压~。~浮华。
⒊文言助词。
①〈表〉转折,相当于"但是"、"然而"非惟天时,~亦人为也。
②〈表〉选择,相当于"还是"、"或者"行期定否,中旬~下旬?
抑的康熙字典解释

抑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於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乙力切,𠀤音億。《說文》按也。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緣恩寬忍,抑案不揚。

愼密也。《詩·小雅》威儀抑抑。

治也,塞也。

屈也,逼也。《禮·學記》君子之教喩也,强而弗抑。《疏》但勸强其神識,而不抑之令曉也。《楚辭·懷沙》俛屈以自抑。

遏也,止也。《史記·平準書》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《後漢·明帝紀》章奏若有過稱虛譽,尚書宜抑而不省。

美也。《詩·齊風》抑若揚兮。《疏》揚是顙之別名。抑爲揚之貌。

損也,退也。《後漢·蔡邕傳》人自抑損,以塞咎戒。

《班固·傳論》固之序事,不激詭,不抑抗。《註》抑,退也。抗,進也。通作挹。

轉語,亦然之辭。《詩·鄭風》抑磬控忌。

發語辭。《詩·小雅》抑此皇父。《王應麟·詩攷》韓詩,抑,意也。

詩篇名。《楚語》衞武公作懿,戒以自儆。《註》大雅抑之篇,懿讀曰抑。《說文》从反印,或从手作𢮮。隷作𢬃。今文省作抑。𢮮字从扌从𢑏

抑的说文解字解释

億【卷八】【人部】

安也。从人𢡃聲。於力切

说文解字注

(億)安也。晉語億寧百神注。億、安也。吳語億負晉衆庶注曰。億、安也。左傳曰不能供億。曰心億則樂。曰我盍姑億吾鬼神。而寧吾族姓。杜注皆曰。安也。此億字之本義也。今則本義廢矣。或假爲萬?字。諸經所用皆是也。或假爲意字。如論語不億不信、億則屢中是也。億則屢中、漢書貨殖傳作意。毋意毋必、諸家偁作億必。是可證矣。从人。𢡃聲。於力切。一部。

抑的古汉语解释
①<动>按;向下压。与“扬”相对。《老子·七十七章》:“高者~之,下者举之。”
②<动>压抑;抑制。《治平篇》:“禁其浮靡,~其兼并。”
③<形>抑郁;低沉。《琵琶行》:“弦弦掩~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”
④<连>表示轻微的转折,可译为“可是”、“不过”。《隆中对》:“非惟天时,~亦人谋也。”
⑤<连>表示选择,可译为“或者”、“还是”。《伶官传序》:“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?~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欤?”【抑配】强行摊征税物。【抑损】谦卑;不自满。限制;减少。【抑扬】⒈高低起伏。⒉进退;沉浮。⒊褒贬。⒋张扬。
抑的百科
抑(yì)汉义为压,压制。抑制、压抑、抑止。抑强扶弱。抑扬(音调的高低起伏;沉浮;褒贬)。文言发语词:“抑齐人不盟,若之何”。教之春秋,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。――《国语·楚语上》《抑》,《诗经·大雅·荡之什》的一篇。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。全诗十二章,前三章,每章八句,后九章,每章十句。是一首卫武公自警自戒的诗。《诗经》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。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
抑
抑在中间的词语
以抑结尾的成语
抑的反义词
抑的英文翻译
to restrain; to restrict; to keep down; 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