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é zhé zhē
注音:ㄓㄜ ㄓㄜˊ ㄕㄜˊ
部首:
五笔:RRH
笔画:07
五行:火
结构:左右
unicode:6298
gbk码:d5db
部首笔画:3
繁体:
笔顺:一丨一ノノ一丨
折的基本解释
[ shé ]

1.断(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):树枝~了。桌子腿撞~了。

2.亏损:~本儿。~耗。

3.姓。

[ zhé ]

1.断;弄断:骨~。把树枝~断了。

2.损失:损兵~将。

3.弯;弯曲:曲~。百~不挠。

4.回转;转变方向:转~。刚走出大门又~了回来。

5.折服:心~。

6.折合;抵换:~价。~账。~变。

7.买卖货物时,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,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,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,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:对~。打九~。

8.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,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。

9.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,形状有“乛乚꒒乙”等。

10.姓。

11.折叠:~扇。~尺。她把信~好,装在信封里。

12.折子:奏~。存~儿。

[ zhē ]

1.翻转:~跟头。

2.倒(dào)过来倒过去:水太热,用两个碗~一~就凉了。

折的介绍

1. 折 [shé]2. 折 [zhé]3. 折 [zhē]

折 [shé]

〈动〉

  1. 断而犹连 。

    如:扁担折了;折腿烂手的人(指没有什么本领的人)

  2. 使断成两截(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)

    别太使劲,不然绳子就要折了

  3. 生意亏损 。

    如:折耗;折本儿;折阅(商品减价销售)

  4. 另见 zhē;zhé

折 [zhé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右边是斧子(斤),左边是断开的“木”,意即斤砍断木。后来断木演变为“手”,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。本义:折断)

  2. 同本义

    折其右肱。——《易·丰》

    兑为毁折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
    无折我树杞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将仲子》

    折疡之祝药。——《周礼·疡医》

    设折俎。——《仪礼·特牲礼》

    无折骨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
    兔走触株,折领而死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堕而折期髀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   白草折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   触柱折辕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折臂断足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又如:骨折;兰摧玉折;折针儿(断针。比喻不值钱的东西);折伐(拗折砍伐);折首(砍首);折脚铛(断脚锅);折齿(折断牙齿)

  3. 引申为曲折;弯

    折,曲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河九折入于海。——《淮南子·览冥》

 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。——李白《梦游天姥呤留别》

   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   又如:折身(曲身);折行(水曲折流行);折简(折札);折水(回旋的流水);折还(曲行。古代礼节,表示行进的一种步法);折盘(回旋貌;盘曲貌);折腰步(走路时摆动腰肢,扭捏作态);折脖子(低头)

  4. 反转;改变方向

    骊山北构而西折。——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  又如:折旋(折回来,返回);折身(转身);折易(辟易。改变方向行走)

  5. 屈服;折服

    则周必折而入于 韩。——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
    晚救之,韩且折而入于 魏,不如早救之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
    又如:折伏(制服,使屈服);折愧(折辱,侮辱);折慢幢(使傲慢者折伏);折意(忍性屈情)

  6. 挫伤,挫折

    折其骄气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
    折北不救。——《汉书》。颜师古注:“折,挫也。”

    又如:折食料(不敢当此厚遇而折了寿数);折草料(不敢承受厚遇,怕折寿)

  7. 折合;抵当

    每日早上,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    又如:折帕(以银子代替书帕);折过(互相抵消);折兑(折算调换);折充(折合抵充)

  8. 损失;减损

    魏延左冲右突,不得脱身,折兵大半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又如:折除(减损);折福(折损福分);折损(损伤;损失);折消(消除)

  9. 夭折;死亡 。

    如:折短(夭折);折摇(死亡)

  10. 判断;裁决 。

    如:折讼(判决诉讼案件)

  11. 杜绝,闭 。

    如:折口(闭口);折拗(犹中断)

  12. 折磨 。

    如:折割(折磨);折堕(折磨);折蹬(折磨;挫折);折挫(折磨);折坠(折磨;毁坏)

  13. 毁坏

    是故政举之日,夷关折符,无通其使。——《孔子·九地》

〈名〉

  1. 账册 。

    如:存折

  2. 按原数减去其中的成数 。

    如:打八折

  3. 汉字笔画名

    每作一波,常三过折笔。——《法书要录》

    又如: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折

  4. 戏曲名词。元、明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,每剧大都四折 。其中可单独演出的一折,叫“折子戏”

〈动〉

  1. 折叠

    折叠环复。(往复环绕。)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折藏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又如:折袖(袖口翻出一块的服装式样,供习武时穿用);折本(古代由长卷折叠成的书本);折扇

  2. 转折;曲折

    折遇墙隅。——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又三四折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〈名〉

  1. 折子 。

    如:经折;奏折;折片(清代称奏文为折片);折奏(直达皇帝的奏章)

  2. 另见 shé;zhē

折 [zhē]

〈动〉

  1. [口]∶翻,翻转 。

    如:折个跟斗(折斤斗)

  2. 倒过来倒过去

    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,端着就走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  又如:开水太烫,拿两个杯子折一折就凉了

  3. 另见 shé;zhé

折的释意
折〈动〉 she
断而犹连
使断成两截(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)
别太使劲,不然绳子就要折了
生意亏损
折 zhe
倒过来倒过去
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,端着就走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开水太烫,拿两个杯子折一折就凉了
折 zhe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右边是斧子(斤),左边是断开的木”,意即斤砍
折shé
⒈断树枝~了。木棍~了。
⒉亏损,损耗~本。~耗。
折zhē翻转,倒腾~腾。~跟头。滚开的水,要用两个盅~一~,才能喝。
折zhé
⒈断,弄断~断。~足。骨~。禁止攀~花木。
⒉弯曲~腰。曲~。
⒊死夭~。
⒋受挫,损失挫~。损兵~将。
⒌回转,转变方向~回。转~。
⒍叠~叠。~尺。~衣服。
⒎用纸叠起来的小本子小~子。存~儿。
⒏杂剧的一个段落为一~,大致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四~戏。~子戏。
⒐信服,心服~服。心~。
⒑抵作,对换,用此代彼~帐。~换。~变。
⒒按成数减少~旧。~扣。
⒓汉字笔形,如乙(乛s乚)等笔形。
折tí 1.见"折折"。
折lā 1.拉折。
折zhě 1.折叠的痕纹;皱纹。
折xié 1.人名。
折的康熙字典解释

折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旨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列切,𠀤音浙。拗折也。《詩·鄭風》無折我樹𣏌。《周語》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,於是乎有折俎。

斷之也。《易·賁象》君子以明庶政,無敢折獄。《疏》勿得直用果敢,折斷訟獄。

折中也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微孔子之言,亡所折中。

曲也。《禮·玉藻》折還中矩。《註》曲行宜方。還亦作旋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吾益知吳壁中曲折,請復往。

屈也。《前漢·伍被傳》折節下士。

挫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。《前漢·蒯通傳》漢王一日數戰,亡尺寸之功,折北不救。

止也。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禦侮。《傳》武臣折衝曰禦侮。《疏》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。

直指人過失也。《史記·呂后紀》面折廷諍。

毀也。《易·說卦》兌爲毀折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常從王媼武負貰酒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《註》折毀之,棄其所負。

封土爲祭處曰折。《禮·祭法》瘞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《註》折,昭晢也,必爲昭明之名,尊神也。

《前漢·郊祀志註》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。

短折,不祿也。《書·洪範》六極。一曰凶短折。《疏》未齓曰凶,未冠曰短,未婚曰折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傷人曰凶,禽獸曰短,草木曰折。《又》兄喪弟曰短,父喪子曰折。

葬具也。《儀禮·旣夕》折橫覆之。《註》折猶庪也。方鑿連木爲之,如牀而無簀,加之壙上,以承抗席。

地名。《春秋·桓十一年》柔會宋公,𨻰侯,蔡叔,盟于折。

姓。《後漢·方術傳》折象,其先封折侯,因氏焉。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食列切,音舌。《說文》斷也。《廣韻》斷而猶連也。《易·鼎卦》鼎折足,覆公餗。《禮·月令》孟秋命理,瞻傷察創視折。《註》折損筋骨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釋斤斧之用,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。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杜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田黎切,𠀤音題。《禮·檀弓》吉事欲其折折爾。《註》安舒貌。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征例切,音制。亦斷之也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許少施巧,秦成力折。掎僄佼,㧖猛噬。《註》許少,古捷人。秦成,壯士也。

《集韻》時制切,音逝。亦曲也。《禮·曲禮》立則磬折垂佩。《疏》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。《陸德明·音義》折,之列反,一音逝。《屈原·離騷》何瓊佩之偃蹇兮,衆薆然而蔽之。惟此黨人之不亮兮,恐嫉妒而折之。《註》沈重曰折。《說文》作𣂚,从斤斷艸。籀文作𣂹,从艸在仌中,冰寒故折。隸从手从斤。

折的古汉语解释
zhé
①<动>折断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族庖月更刀,~也。”【动】被折断。《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~。”
②<形>弯曲。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西南而望,斗~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③<动>拐弯;转弯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骊山北构而西~,直走咸阳。”
④<动>挫败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破其奸谋,而~其骄气。”
⑤<动>折叠。《促织》:“~藏之,归以示成。”
shé<动>损失。《失街亭》:“魏延左冲右突,不得脱身,~兵大半。”【折变】将家产财物折价变卖。【折狱】判案。【折证】双方书面对质,以验真伪。
折的谜语
1.断一半接一半接起来还是断(打一汉字)
折的百科
汉字“折”,有shé,zhé,zhē三个读音,读作“zhē”时表示翻转,倒腾的意思。读作“zhé”时有断,弄断或弯转,屈曲等意义。作“shé”音时则表示“断”、“亏损”等意思。另外也可作姓氏,读作“shé”。
折
折的近义词
折的英文翻译
to convert into (currency); to change direction; to break (e.g. stick or bone); to break; variant of 折; accounts book; to twist; rebate; classifier for theatrical scenes; to turn sth over; tenth (in price); to suffer loss; to snap; discount; convinced; to bend; to tip sth out (of a container); a loss; to turn upside down; to fracture; to turn; to fo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