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ǎng dàng
注音:ㄉㄤˇ ㄉㄤˋ
部首:
五笔:RIVG
笔画:09
五行:火
结构:左右
unicode:6321
gbk码:b5b2
部首笔画:3
繁体:
笔顺:一丨一丨丶ノフ一一
挡的基本解释
[ dǎng ]

1.拦住;抵挡:拦~。~住去路。兵来将~,水来土掩。一件单衣可~不了夜里的寒气。

2.遮蔽:~风。~雨。山高~不住太阳。

3.(~儿)挡子:火~。炉~儿。

4.排挡的简称:二~。空~。挂~。倒~。

5.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、电、热等量的等级。

[ dàng ]

见〖摒挡〗(bìngdàng)。

挡的介绍

1. 挡 [dǎng]

挡 [dǎng]

〈名〉

  1. 间隙 。

    如:挡口(机会)

  2. 用于隔热或隔风或作为装饰的装置 。

    如:炉挡

  3.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,“排挡”的简称 。

    如:高速挡;前进挡

  4.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、电、热等量的等级 。

    如:第一挡

  5. 另见 dàng

  6. 擋 dàng

  7. ——见“摒挡”( bìngdàng)

  8. 另见 dǎng

挡的释意
(形声。从手,当声。本义阻拦;抵挡)
同本义
攩,推也。--《方言十》
挡,遮遏也。--《正字通》
又如挡人牌(挡箭牌。在前边极力承担困难的人);挡手(商店经理;作经纪的)
遮蔽
间隙
用于隔热或隔风或作为装饰的装置
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,排挡”的简称
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、电、热等量的等级
挡 dǎng
①拦住;抵挡;遮蔽~风、~太阳。
②用来遮挡的东西炉~。
③汽车排挡的简称。又见dàng。
【挡驾】婉辞。谢绝来客访问。
【挡箭牌】古代士兵防身的盾牌。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。
挡tǎng 1.捶打。
挡的康熙字典解释

擋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丁浪切,當去聲。摒擋也。亦作屛當。《晉書·阮孚傳》祖約,性好財,正料財物,客至,屏當不盡。

挡的说文解字解释

攩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朋羣也。从手黨聲。多朗切

说文解字注

(攩)朋羣也。此鄉黨、黨與本字。俗用黨者、叚借字也。鳥部朋下曰。古文鳳也。鳳飛、羣鳥從以萬數。故以爲朋攩字。儒林傳。唯京氏爲異黨。師古曰。黨讀曰儻。按儻當作攩。从手。黨聲。多朗切。十部。

挡的百科
挡:dǎng五笔86&98:RIVG仓颉:QFSM笔顺编号:121243511四角号码:59077UniCode:CJK统一汉字:U+6321
挡
挡在中间的词语
以挡结尾的成语
挡的英文翻译
to resist; to block (a blow); cover; to put in order; to keep off; to get in the way of; to hinder; to arrange; variant of 挡; gear (e.g. in a car's transmission); to obstru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