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ㄉ一ˊ
部首:
五笔:TDTY
笔画:10
五行:火
结构:左右
unicode:654c
gbk码:b5d0
部首笔画:4
繁体:
笔顺:ノ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
敌的基本解释

1.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:~人。~军。

2.敌人:仇~。残~。分清~我。

3.对抗;抵挡:所向无~。寡不~众。

4.(力量)相等的:匹~。势均力~。

敌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攴( pū),啇( dí)声。本义:匹敌;对等)

  2. 同本义

    敌,仇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敌,匹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四国之兵敌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强弱等也。”

    且夫自敌以下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
    敌国宾至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    敌则能战之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    又如:试看天下谁能敌;敌体(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);敌礼(平等的礼节);匹敌(谓才艺相当);势均力敌

  3. 抵抗;抵挡

    (司马懿)乃 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又如:敌不住;寡不敌众

  4. 攻击

    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〈名〉

  1. 仇敌;敌人

    秦人开关延敌。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又如:政敌;天敌;敌不可假(不可宽容敌人);敌垒(敌人的营垒);敌特;敌探

敌的释意
(形声。从攴,啇声。本义匹敌;对等)
同本义
敌,仇也。--《说文》
敌,匹也。--《尔雅》
四国之兵敌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强弱等也。”
且夫自敌以下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敌国宾至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敌则能战之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;敌体(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);敌礼(平等的礼节);匹敌(谓才艺相当);势均力敌
抵抗;抵挡
(司马懿)乃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敌不住;寡不敌众
攻击
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--《聊斋志异
敌 dí
①仇敌~人、抗~。
②对抗;抵拒所向无~。
③同等;相当势均力~。
【敌敌畏】〈外〉一种有机磷杀虫剂,为稍带芳香臭体的无色透明液体。
【敌酋】敌人的头子。
【敌人】敌对的人或敌对的方面。
敌的康熙字典解释

敌【未集下】【舌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集韻》乎刮切,音頢。盡也。(敵)《廣韻》徒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亭歷切,𠀤音狄。《說文》仇也。《書·微子》相爲敵讎。

《爾雅·釋詁》敵,當也。《疏》仇匹相當也。《易·同人》伏戎於莽,敵剛也。《左傳·文六年》敵惠敵怨,不在後嗣。

《爾雅·釋詁》敵,匹也。《博雅》輩也。《玉篇》對也。《禮·曲禮》雖貴賤不敵。

《增韻》拒抵也。《管子·兵法篇》明理而勝敵。

《博雅》上也。《廣韻》主也。

敌的说文解字解释

敵【卷三】【攴部】

仇也。从攴啻聲。徒歴切

说文解字注

(敵)仇也。仇、讎也。左傳曰。怨耦曰仇。仇者兼好惡之詞。相等爲敵。因之相角爲敵。古多假借適爲敵。襍記。計於適者。史記。適人開戸。適不及拒。荀卿子。天子四海之内無客禮。告無適也。文子曰。一也者。無敵之道也。按後人取文子注論語曰。敬者、主一無適之謂。適讀如字。夫主一則有適矣。乃云無適乎。敬者持事振敬。非謂主一也。淮南書曰。一者、萬物之本也。無適之道也。與文子同。正作敵。从攴。啻聲。徒歷切、十六部。

敌的古汉语解释
①<名>仇敌;敌人。《殽之战》:“~不可纵。”《过秦论》:“秦人开关延~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”
②<动>抵抗;抵挡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吾骑此马五岁,所以无~。”《失街亭》:“恐汝不能~之。”
③<形>相当;匹敌。《谋攻》:“~则能战之。”
④<动>攻击。《狼》:“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~。”
敌的谜语
1.千古文化纵横(打一字)
敌
敌的反义词
敌的英文翻译
enemy; to resist; to withstand; to be a match for; to riv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