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的基本解释
-
1.收起;收住:~容。~足。
2.约束:~迹。
3.收集;征收:~钱。横征暴~。把工具~起来。
敛的介绍
〈名〉
赋税
省刑薄敛。——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
敛的释意
敛
(形声。从攴,佥。本义收集,聚集)
同本义(收集的对象是物,常是财物)
敛,收也。--《说文》
既射则敛之。--《周礼·夏官·缮人》。注敛,藏也。”
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鞭挞其夫家,聚敛贡城阙。--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
敛赀财以送其行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敛局(邀人聚赌,从中抽头);敛衣(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)
收获
自种自敛,服箱以走。--柳宗元《牛赋》
又如敛材(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);敛实(收割庄稼);敛获(收获)
征收
豹因重敛百姓
敛(斂)liǎn
⒈收,聚集收~。聚~。秋~冬藏。〈引〉征收横征暴~。
⒉约束,检点~迹。闭门自~。
敛lián 1.见"敛盂"。
敛的康熙字典解释
斂【卯集下】【攴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《唐韻》良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冉切,音䭑。《說文》收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聚也。《疏》斂者,率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此有不斂穧。《疏》不收斂之穧束也。《書·洪範》斂時五福。《疏》以斂聚五福之道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以九賦斂財賄。
又《儀禮·聘禮》斂〈方亶〉。《註》斂,藏也。
又《博雅》斂,取也。
又欲也,予也,略也。
又姓。《左傳·定七年》公斂處父御孟懿子。《廣韻》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力驗切,音爁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離鹽切,音廉。斂盂,地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《註》衞地。《釋文》斂,徐音廉。《韻會》作歛,非。互詳欠部歛字註。
敛的说文解字解释
斂【卷三】【攴部】
收也。从攴僉聲。良冉切
说文解字注
(斂)收也。从攴。僉聲。良冄切。七部。
敛的古汉语解释
敛
liǎn
①<动>收;收集;聚集。《陶侃》:“侃性聪敏恭勤,终日~膝危坐。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~赀财以送其行。”
②<动>摊派;征收捐税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孰知赋~之毒有甚是蛇者乎。”
③<动>收整;约束;节制。《琵琶行》:“整顿衣裳起~容。”
④<动>通“殓”。装殓;殡殓;殡葬。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~不凭其棺,窆不临其穴。”【敛策】把马鞭收起来,指归隐不再出仕。【敛迹】⒈指恶人有所顾忌而收敛约束,不敢露行迹。⒉藏身不出。⒊指退隐。【敛衽】整一整衣袖,表示敬意。元以前,只指男子的礼节,元以后专指妇女的礼节。【敛容】脸色严肃起来,表示尊敬。
敛的百科
敛,拼音:liǎn。意思为1、收起;收住:敛容、敛足、收敛。2、收集;征收:敛钱、横征暴敛、把散乱的东西敛到一起。3、约束;隐蔽:敛迹。

敛在中间的成语
敛的英文翻译
to restrain; to hold back; Taiwan pr.; variant of 殓; to collect; to control (oneself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