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ái zhú
注音:ㄞˊ ㄓㄨˊ
部首:
五笔:MGKC
笔画:14
结构:左右
unicode:6571
gbk码:94b1
笔顺: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一フ丶
敱的基本解释
[ ái ]

1.有所治理。

2.姓。

[ zhú ]

击鼓。

敱的康熙字典解释

敱【卯集下】【攴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五來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開切《韻會》疑開切,𠀤音皚。《說文》有所治也。一曰隤敳,高陽氏子名。《左傳·文十八年》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蒼舒,隤敱,檮戭,大臨,尨降,庭堅,仲容,叔達。

《集韻》姑回切,音傀。

吾回切,音嵬。義𠀤同。

五亥切,音顗。攺理也。

朱欲切,音燭。擊鼓也。

殊玉切,音蜀。義同。

敱的说文解字解释

敳【卷三】【攴部】

有所治也。从攴豈聲。讀若豤。五來切

说文解字注

(敳)有所治也。左傳八凱有隤敳。从攴。豈聲。讀若豤。此十五部十三部合音也。今音五來切。非是。豤鍇本作?。

敱的百科
敱的拼音:ái注音:ㄞˊ繁体字:敱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造字法:简体部首:攴敱的部首笔画:4总笔画:14笔顺:竖折竖横竖折横捺撇横竖横折捺敱的意思、基本信息五笔86:MGKC五笔98:MGKC五行:土UniCode:U+6571四角号码:21147仓颉:UTYEGBK编码:94B1规范汉字编号:郑码:LLIX笔顺编号:25212514312154基本解释●敱áiㄞˊ◎有所治理。◎姓。汉语字典[①][ái]
敱
敱的英文翻译
to govern forcefully; able (in administrating)